韩国错失4次机遇,本能产生质变,终为小国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v.360xh.com/show-htm-itemid-66346.html

本无地利,又无经济之能,勉强度日为日常,韩国作为七国最无存在感的国家,本可有所发展,卧薪尝胆并非坏事,难道只因地利,就落的被秦国覆灭的结局?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是东周列国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最初建都阳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县,战国前期其与郑国多次争战,前年灭掉郑国,并迁都到新郑,其疆域近一步扩大,地跨今日的山西与河南两省,东邻魏国,西为秦函谷关大路,南接楚国。

如此看来韩国的地理位置并无优势,看韩国的发展,以及了解其他各国的特点,可知韩国为何覆灭。

述(最多18字

次机遇,韩国未能把握住

从来源上看韩国是与魏、赵一起从春秋时期晋国分化出来的国家,因此属于晋国的一部分。其国君是晋卿韩厥的后代。韩厥曾为赵氏门客,赵盾为晋国中军元帅时被任为司马,后来在与齐国鞍地(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之战中立有军功,被增封为晋卿。

后代韩虎与魏、赵两家一同攻灭智氏,三分晋室,前年韩度被周王承认为诸侯。如果韩国能够把握其中四次机遇,亦能谋求大的发展。

韩国在战国前期既受到秦、魏、楚等国的攻伐,也攻伐过郑、宋等弱小国家,虽然韩国地理位置导致其战火纷飞,但总的来说,韩国还是有所发展的。

韩国的发展,一是由于它从晋公室的羁绊中刚刚挣脱出来,长期受困扰的内部矛盾得到消除,具备着发展的生机。

二是由于自春秋时代苟延下来的弱小国家,在韩国周边依旧存在。这使韩国在列国争雄中还具备着可以取胜的打击目标,可以在进攻小国家之时获得发展的机会。如韩国一度伐宋时攻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俘虏了宋君。后来又乘魏、楚交战之机攻灭了郑国,疆域得到了极大扩展。

三是由于大国兼并的条件尚未形成,战国历史舞台早期没有一个超级大国的出现,例如崛起的魏国不断受到齐秦等国的制衡,天下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对韩国的生存形成威胁,韩国尚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四是由于韩昭侯在前年任用申不害为相国,这一举措对韩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韩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申不害为相十五年,推行他所主张的控制和使用群臣的策略与手段,以所谓的“术”来加强国君集权,经过这次改革,韩国获得“诸侯不来侵伐”的有利局面(见《史记·韩世家》)。

02未能产生质变

虽然韩国在战国时期凭借一些条件迅速发展,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韩国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因为,韩国从晋分化出来时就比魏、赵为小;其国土地贫瘠,物产贫乏人口稀缺,经济发展的条件较为苛刻。

同时,申不害一味推行权术治国,也易造成法令相悖,上下相诈等弊端,出现无法避免的消极作用。尤其是韩国在约二百年的战国历史上,没有出现或任用极有作为的政治家,当然也就未能在乱世争雄时代,提出过兴旺国家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方针,因此韩国一直没有“质变”。

因为这些原因,韩国一直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国家。

03后期不利的地理位置

韩国的地理位置是极为不利的,由于其地处魏、秦、楚等大国之间,又为秦国东进的要冲地带,战略位置紧要,为大国逞雄的必争之地,战国前半期它就常常受到秦、魏等国的侵伐。

例如秦国相继攻取过其宜阳、六邑、西山(今河南宜阳、鲁山等县一带的山岭)等地,魏国也曾在马陵、浍水等地打败韩军,韩国在对庞涓十万之师五战皆败的情况下曾向齐求救,只是这时期韩国仍在攻伐弱小之国,秦、魏的侵略尚不足以抵消其发展之势,秦魏的势力也不足以对韩国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韩国才苟延残喘生存了下来。

到了战国后半期,韩国继续发展的诸种条件已陆续丧失,西邻秦国的势力已极大地发展了起来,其兼并之势已逐步形成,因而韩国成了最先受害的国家,韩国十多次丧师失地,屈辱求和,疆域在逐步缩小。

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山)之战韩国丧失二十四万,损失最为惨重,从此韩国开始走向衰败。

战国晚期,秦国出大军攻拔韩之野王(今河南沁阳),断上党(今山西河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之通道,对其形成战略包围,志在必得。上党守臣冯亭在坚守无望的情况下考虑到,上党十七及大片领土横竖将非韩国所有,如果投降赵国,则会争取到赵国对上党的保护,造成韩赵共同抗秦之势,或许有胜秦的可能,于是就将整个上党献给了赵国。

赵国接收了上党后,秦国立即改变了渑池之会后的和赵方针,大举向赵用兵,引发了前年的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使韩国暂时得以解脱。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取胜后,上党尽为秦国所有,东方六国再也没有能力阻挡秦军的脚步,韩国大片疆土被吞并,国力大不如从前。

不久,秦国想灭周称帝,为扫清三川通路,又掠夺韩国大片疆土,韩国再一次被削弱。前年,秦派内史(协助君王管理爵禄废置的官员)来攻打韩国,韩国再也没有能力阻挡秦军的进攻。最后秦兵俘虏了韩王安,就地建置川郡,韩国灭亡了。

由于自身的诸种原因,韩国一直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同时也是六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zx/13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