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新郑具茨钟灵秀中文版
古语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清明正细雨,一晨起我便呼朋唤友前往城西的具茨山,而老新郑们更愿唤作的“西山”。清晨的具茨山在雾霭中隐隐露出她的窈窕风姿,让山野中的清香夹着朝气向我扑面而来。今朝携三五好友,共揽具茨秀色,快意哉!
我们沿着山系西侧的盘山公路而上,一路上蜿蜒曲折自是少不了的。此时的具茨山满目翠色惹人喜爱,雨水夹杂着山林特有的清气,清醒着终日被水泥钢筋禁锢的头脑,这一刻,远离喧嚣和压力,我仿佛感觉自己真的又一次活了过来。车窗外是层层山崖,路旁的山核桃树一眼便能让人觉察出其苍郁而遒劲的生命力,而后更多便是槐花树了。听长在山中的朋友说:每年七月这西山便已然是漫山槐花香了。我想,这满山皆披白又是怎样的一幅盛况啊。
路愈行,山愈陡。在行进中发现这具茨山野人家居住的大多是窑洞,屋外墙体多用山中石块加固,而内部多为山胞们自己用智慧与汗水掏出的一隅居室。门前开垦出一片空地,再用石头砌起三面围墙成一小院,院中或种果蔬或植花草秀木,养一山中黄狗,在偏处再搭一棚,再架起一口柴锅便构成了质朴的具茨人家的生活天地。在这座不算雄伟的山脉里穿行,你我均不必费心去再想旁物只管去欣赏她的秀丽与自然便好。
我细细品读着这次的山光暮春之景,莫不是陶潜先生找寻的桃花源其实就隐藏在这具茨山野?朋友的呼唤声,把我拉出了在这份苍翠自然中的神游。他说:再往前就是他的家乡村庄,坐落在青龙岗水库旁的千户寨村了。我问:有惊喜吧。这家伙一笑,不接话,加快了油门,更增添了我们一干人等的期待。
对,初入村庄,惊喜就砸向了我们。你也许见过种满麦稻的梯田,也见过山中团雾的迷蒙。问君可否见过团雾如精灵般藏在那青黄的山中梯田里?此刻那层层梯田被这山间团雾点缀得犹如世外仙境。一两阵微风,三五团雾蒙,又有六七人声藏于云后,人间,仙境,怕是二者此刻为一矣。
中午,朋友的母亲为我们亲情奉上了一顿山中鲜食的“饕餮”盛宴。山野菜炒蛋,土鸡炖菜,槐花饺子,外加自制凉粉。此番盛宴惹一干豪杰大呼:此宴若无酒,人生存大憾啊。而我那山人妙友又是神秘一笑,起身从我们桌旁的水井,竟用绳拉上来一壶“珍藏米酒”。众人又是高呼:妙哉妙哉!举杯对酒尝珍馐,倍觉人生就是如此多娇。
午后,我们一行人又提出共登轩辕阁顶的想法,此时正是酒足饭饱之际,兴致高昂的我们只好从村寨那里的山腰出发。拾级而上,旅客步道上清明登高者众多,在逐渐沉重的步伐中,我们会仰望云端的轩辕阁和远处的炎黄二帝,又在满心肃穆感中,我们继续向阁顶进发。
日暮,登顶。此刻仿佛万物皆小,天地与我为一。怀着对自然和人文的尊敬,我们走进了轩辕阁,又怀着满心的肃穆宁静向轩辕庙中的炎黄始祖焚香,祭拜。
清明一游,让具茨山在我们的心目中更加生动。这座秀丽灵山在郑韩沃土上成为千百年来孕育着,滋养着我们世代炎黄子孙的精神源泉。
古人云: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如今观之,至理也。
“醉美新郑”征文大赛
火热进行中……
巍巍具茨山,悠悠溱洧情。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醉美新郑四季如画、风光旖旎。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方位展示新郑全域旅游风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山水风光,提升新郑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黄帝文化历史名城和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建设,由河南日报社、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联合主办“醉美新郑”征文大赛盛大启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等奖元!元!元!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社
承办单位: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河南日报旅游工作室征集主题:醉美新郑
征集时间:4月1日—10月31日
应征作品要求:
1.参赛对象为省内外专业或者兼职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均可参赛。欢迎外籍外文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必须是最新原创作品,未在任何传统纸媒或网络上公开发表。
3.参赛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以宣传新郑为主,集中反映新郑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和姿态万千的自然人文景观。作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富有时代精神,格调高雅,健康向上。
4.参赛作品体裁可为散文、游记、随笔、述评等。作品题目自拟,力求新颖,文章字数控制在—字。
5.参赛作品必须含有反映新郑旅游风貌、历史文化和优美风光的图片(不少于六幅),并与征文同时提交。
6.参赛作者必须遵守版权法,文责自负。如涉及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7.凡选送作品参加本次比赛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本征稿启事之规定。
投稿方式:
征文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邮箱zmxzzwds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tw/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