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新郑关于块状经济的对话一

(So:之前发了一组乡镇中来的工作方法,现在来些横向比较,是一个中部县和东部县的模拟对话。这是市县领导参阅的篇文章。你和名朋友同路前行。)

按“看绍兴,比新郑”,这是我们一行来绍兴挂职考察干部工作学习的主线。正是在绍兴与新郑的不断“对比交换反复(陈云同志语)”中,我们发现了绍兴与新郑两地经济发展中的契合点、碰撞点和互补点,并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这其中,区域块状经济无疑是最大的一个兴奋点。

一、对比

甲:在绍兴,我们听到最多的,也是绍兴人津津乐道的是绍兴的区域块状经济。请问,什么是块状经济?

乙:区域块状经济,就是在一定地域内(某个县或某个乡镇)积聚而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

甲:块状经济与我们熟知的“一乡一业”或“数乡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是什么关系呢?

乙:应该说,块状经济就是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起来的。目前绍兴市较有影响的块状经济有41个,它们分布在90多个乡镇。如绍兴县的纺织行业,包括化纤、纺丝、织造、印染、服装;诸暨市的制袜、五金、珍珠、衬衫、贡缎业;上虞市的机电、化工、伞件业;嵊州市的领带、厨具、电声、绢丝业;新昌县的医药、胶囊、轴承、冷配业等。这些产业大多是从一户一村发端,后来发展到周围数村乃至全镇数镇,所以现在绍兴市许多乡镇都以一个产品或一项产业闻名遐迩甚至享誉全国,如柯桥纺织、枫桥衬衫、大塘袜业、儒岙胶囊、山下湖珍珠等等。

甲:我们z州地区也是有块状经济的。比如,G市的电线电缆、M市的耐火材料、Y市的阀门、X市的石棉瓦等。X市的机制石棉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该镇被称为“中国机制石棉瓦之乡”。

乙:绍兴的块状经济有4个基本特征:

一是空间分布上,积聚程度较高。各块状产业都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每个区域内单个企业大小不一,几十、几百、乃至成千上万家同类企业在组织生产,形成一个有较大总量的群体规模。在区域分布上,主要有县域范围内甚至超县域的“大板块”和以乡镇(村)为区域的“小块状”两种。年绍兴县有织造企业家,印染企业家,年产化纤面料25亿米,印染加工量58亿米,占了全市的绝大部分。诸暨多家五金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店口镇,近家织袜企业集中在大唐、草塔等几个镇,2万多家个体私营贡缎企业集中在陶朱街道一带。上虞伞业多家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崧厦镇上。

二是产业分布上,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分工协作紧密度高。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门槛低,易模仿,既可小干,又可大干,能够把家庭这个消费单元变成生产单元。区块内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建立了或紧密、或松散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在生产领域,有的生产原材料,有的生产某一种产品,有的从事某一项或几项加工工序,形成了众多“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如大唐的织袜被分解为10道工序,最小的企业只有两三台机器,而大的一个厂年产袜子上亿双,其中约有一半是接了订单后再让小厂加工的。

三是投资主体上,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对产业选择的灵活性及强烈的趋利性,使大量民间资本在一定地域内围绕某个效益高、关联度强的产业聚集。以袜业闻名的大唐镇,家工业企业全部为个体私营企业。诸暨五金、衬衫、鞋业等块状经济中,基本上是股份合作制和民营企业。另一方面,绍兴有的特色产业如纺织业,在起步发展阶段虽以集体经济为主,但改制后已基本上被私营、股份制等民营经济所取代。

四是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互为依托。块状特色产业孕育了专业市场,为其提供了规模化的产业支持;发达的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销售网络,成功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商品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的问题。两者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有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11个。去年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亿元,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集散地;山下湖珍珠市场年交易珍珠吨,销售额占全国的60%以上,全球的30%,成为香港珠宝市场淡水珠的主要货源地。

甲:相比之下,绍兴块状经济的这些显著特征,我们新郑还是不太具备或者不太突出的。

乙:此外,绍兴的块状经济都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年,41个块状的产值为亿元,涉及企业4.4万个,直接吸纳就业人员49.7万人。有34块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占82.9%。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20亿元的9块,20-30亿元的4块,30-50亿元的5块,50-亿元的6块,亿元以上的3块,它们是绍兴县的织造、印染和诸暨的织布,年销售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在这些块状经济中,单项产品产值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或前列的很多,有的基本垄断或左右了全国市场。如上虞的染料产量占全国的6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33%,绢丝针织服装占全国出口市场的60%;新昌制药业中饲料添加剂产销量全国最大,维生素A、E等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占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45%和40%,胶囊产量占全国的1/4,轴承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绍兴县的纺织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销售收入占全国的7.2%,实现利润占全国的11.9%,聚酯产量占全国16.4%,化纤产量占全国的18%,织布产量占全国的13.9%,印染布产量占全国的33%等等。

甲:看来,仅仅从产业规模来说,我们与绍兴也是望尘莫及。这样大规模的块状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乙:绍兴的块状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萌芽初创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农村生产力空前解放,传统崇商文化熏陶下的群众自主创业热情得到彻底释放。在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行业中,先行者致富以后,引发周围的群众纷纷进入同一或相关行业,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雏形。二是普及壮大阶段。在块状经济初步形成后,政府因势利导,政策推动,以粗放型发展的方式使其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绍兴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块状经济总量急剧膨胀。三是调整提高阶段。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进行设备更新换代,同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块状经济由单纯量的扩张转为量质并重,并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甲:从您的介绍中可以看到,绍兴块状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有其突出的特点,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动力来源。第一阶段主要是来自群众的自发性,第二阶段主要是来自政府的行政推动性,第三阶段主要是来自市场的导向性。

乙:是这样的。近几年,绍兴的块状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态势,一是技术创新,发展后劲增强。仅年技改投入就达.2亿元。二是龙头企业成长,带动能力增强。如仅在印染行业就有8家企业进入全国50强,仅一个杨汛桥镇目前就有7家上市企业。三是产业链继续延伸,产业内涵扩张,逐步形成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的大产业网络。四是外向度不断提高。年块状产品出口交货值亿元,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家,出口国家和地区达个。五是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全市已形成10个初具规模的经济开发区和55个具有鲜明块状经济特色的乡镇工业园区。

甲:的确,你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块状经济”。相比之下,我们只不过是“一乡或数乡一品”罢了,距离绍兴的块状经济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待续,作者:维民)

:第一选择?——农民上访的社会经济分析

:救灾几日,学到的乡镇工作方法

:仕途测试20:如何对待那些不思进取的关系户?

(回复

自动推送之前文章,回复

1自动推送本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y/13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