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霸主郑国,被战国时期衰落

韩国再怎么弱,好歹也是战国七雄之一,郑国也不算太强大,郑国在春秋时代也是鼎盛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郑国与韩国相比,还是太过弱小。

郑国是中原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强国,其势力和地位都不低。

郑桓公,郑桓公,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兄,是所有国家中,郑国的地位最高的一个,他的君主,也是周皇室的一员。

在那个时代,“郑”是由“奠”和“邑”两个字构成,代表着“司仪”,可见它的重要性。

这样的身份,郑国的气运就不一般了,平王东迁,晋国和郑国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郑国国势鼎盛,甚至还出现了“周郑交质”。

郑国在郑庄公时代,曾是中原的霸主,但这并没有持续太久,郑国也随之衰落。

郑庄公有几个儿子,在他死后,郑国内部就出现了一场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郑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现在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楚国不听皇帝的旨意,自立为王,与汉水诸女结盟,曲沃之变后,晋国渐渐稳定下来,赵魏韩等卿、大夫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齐国也因为管仲的变法而繁荣。

郑国势力不断削弱,周边势力也不断增强,而此时郑国却是一蹶不振。

自郑襄公时代起,郑国国君权力分散,七个卿大夫世家把持了朝堂,当时诸国争斗不断,郑国身在中原,时常被卷入战火之中。

西元四百四十三年,三国分裂,北方最强的晋国被郑国瓜分,三晋韩国则占领了南部,与郑国接壤。

但当时韩国的情况也不是很好,韩国在三晋之中,实力最弱,人口最少,而韩国又被诸国包围,生存的空间十分有限。

韩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把目光投向了日渐没落的郑国。

早在四百二十三年,韩国就对郑国发动了进攻,郑国的实力也是一落千丈,几乎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直到了韩景侯时代,韩魏两家联手,攻打了齐国,这才给了郑国一丝喘息之机。

在先秦时期,各国的争斗十分的激烈,因为一旦开战,就会有第三方势力插手,所以韩国准备了很久,才能成功地攻打郑国。

就拿宋国和齐国来说,韩国就给了郑国大量的战利品,而韩国人也会在每一次出征之前,都会留下一批人,让他们扮作平民,混入郑国的都城。

在韩国看来,最有可能阻止他灭郑的,只有赵国和魏国三晋。

所以韩国举行三晋大会,并请来郑康公,却不料韩国十五万大军,在四国会合之际,出其不意地对郑国发动进攻,一举攻占郑国首都。

这消息一出,赵国、魏国、郑国三国都是大吃一惊,不过赵国和魏国都没有支持郑国。

魏国的领土被韩国一分为二,若是与韩国结仇,魏国东西贸易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想要在中原称霸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赵国则认为,三晋联盟是中原的一个重要根基,绝不能与韩国为敌。

郑康公身在异国他乡,毫无抵抗之力,被韩国关押,韩国也趁机吞并郑国,同时迁都新郑,安抚郑国众多贵族,将郑国完全吞并。

韩国之所以能覆灭郑国,是因为历代帝王都在做着准备,韩国在三晋之中,实力相对较弱,但也比郑国要强大的多,无论是外交上,还是军事上,韩国都是最后一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zx/13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