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走进河南新郑农商行
昨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新郑市孟庄镇农民创业园,调研农民返乡创业和农民创客的情况。据悉,新郑市孟庄镇农民创业园已入驻98家小微企业,其中53家是返乡人员创业企业,带动周边上万名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总理对创业农民说,家乡政府为你们清障搭台,希望你们回来带动更多乡亲创业致富,以创业支撑“产城结合”的新型城镇化。
“守好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在新郑农商银行服务柜台前,李克强总理主动询问工作人员:“你们是哪个银行的?”当得知是新郑农商银行后,总理有了浓厚的兴趣:“现在的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吧?”
“您好,总理,我们是新郑农商银行的,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合作银行后,又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新郑农商银行年轻员工华诗梦微笑着向总理问好。
“那你们是否归河南省联社管理?”总理继续问道。
“是的,新郑农商银行归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管理。”华诗梦回答道。
总理详细地询问了新郑农商银行针对创业园区的资金支持和降准降息后如何对“三农”进行扶持等问题。新郑农商银行孟庄支行行长张学杰回答道,新郑农商银行针对创业园区有专门的“枣致富”和“枣创业”信贷产品,针对创业园区农民贷款,新郑农商银行在现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给予7.5-8折的优惠政策,并且在担保方式上给予创新,使农民兄弟可以更快捷、更高效地享受到新郑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
期间,就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总理说,这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降低融资成本,重点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总理临行前再次与新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告别,并对河南省农信社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农村信用社扎根在农村,服务在‘三农’,要继续加大对‘三农’和涉农产业的扶持力度,守好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
”带着自己人把产业干好“新郑市淘枣帮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强提前一天就接到乡里通知,说这两天有首长过来调研,但他并不知道是谁要过来。直到24日上午看到来园区的是李克强总理。
见总理走进自己公司的生产线看员工们选枣,石强主动走上前去说:“总理你好。”总理笑着和他握了握手问:“以前是干啥的?”“以前在外打工,后来回老家的公司上班,今年七月和别人合伙开了这家公司。”石强年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元。年结婚以后,他回到新郑,到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学到红枣技术后,他就和别人合伙一起创业。石强的公司主要是把红枣按照大小分五个等级选出来,然后卖给厂家。
听李克强问“贷款了没有,利率是多少”,石强说:“贷了50万元,农民创业园有优惠政策,利率给打了8折,才7厘多,这样一来我们压力小了很多。”李克强笑了,说现在你们不用离开家门口就能创业了,要带着自己的人把产业干好。
石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四十多位员工,真的做到了创业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自己和总理在一起大概五分钟的时间,他至今还记得,见到总理后觉得手很凉,想着和总理握手手太凉了不好,就使劲搓了搓双手,但自己怎么暖也暖不热,直到和总理第二次握手,感受到总理的手的温度,才觉得自己的手暖和了一些。
”一定要做大做强“作为回乡创业的农民代表,马桂武率领的新郑新星枣业有限公司已经安置近百名农民就业。该公司董事长马桂武昨天说,我们见到总理,就对总理说,总理回家了,总理辛苦了。“他拉住我的手说,新郑红枣有这么多品牌,一定要做大做强。”
提起创业史,身为农民的马桂武非常感慨。他说,自己是年从广州打工回来,开始在自己家中整作坊,加工红枣。刚开始创业非常艰难。
马桂武的打工经历在农村非常普遍。过去30多年,农民工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屡次被李克强总理称赞为“城市建设的功臣”。李克强曾说,各级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像解决自己亲人问题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各项配套政策必须要落到实处。
“孟庄镇农民创业园建好后,我们算是尝到了甜头。”马桂武说,“今年,我们公司搬过来。证件办理得很快,还有信贷优惠。很快,平方米的厂房建起来了,一年生产吨红枣加工产品,产值达到多万。”
创业园已入驻企业98家李克强对创业农民说,“家乡政府为你们清障搭台,希望你们回来带动更多乡亲创业致富,以创业支撑‘产城结合’的新型城镇化。“
新郑市孟庄镇党政办主任李自阳说,镇区改造的强力推进和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征迁了一批红枣加工企业和零售个体户,规划建设农民特色创业园。“这个项目位于新郑双湖大道与京广高铁交会处,占地亩,总投资2.5亿元,是一个集红枣产品加工、研发、销售、物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型产业园区。”
“一个小微红枣加工企业,光设备就要50万左右,加上房租、人工,一个企业起步就需要百万。”李自阳说,这个创业园真正实现政府扶持,包括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扶持,产品销售扶持、用工培训扶持。
据了解,新郑市孟庄镇农民创业园已建成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小微企业98家,其中返乡人员创业企业53家,占比54%,带动周边上万名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将突破5亿元,实现利税超万元,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本期执行主编:苏竞翔
本期编辑制作:张缘成
文章内容来源于: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网站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ys/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