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文利好,龙湖镇能否ldqu
楼市商报
年6月,曾有人冒用国字头媒体记者名义撰文称“新郑市龙湖镇撤镇建区”,后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令不少期盼区域升格的龙湖镇新居民空欢喜一场。
链接:重磅!新郑市龙湖镇撤销了?记者求证:是假新闻!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通知,“推动城市群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县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率先设市”。
作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百强镇的新郑市龙湖镇,基本符合上述前置条件。
若“撤镇设市”,对于龙湖镇居民来说,意味着镇民变市民的身份认同;
但他们更希望,这座“郑漂之城”,能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市政配套。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高瞻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近日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指出:
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稳妥有序增设一批中小城市,继续开展撤县设市、撤地设市,推动城市群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县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率先设市。
想要跨越式发展,前提条件有两个:?城市群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县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
而早在年底,新郑市就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而距郑州市中心仅11公里(最近距离),北接郑州城区资源外溢、东借航空港区发展助力,积极承接郑州市产业转移的龙湖镇,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年位居第82位,较上一年提升4个位次,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建制镇。
郑州市、新郑市政府官方网站报道显示,龙湖镇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而新郑市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亿元。
随着产业经济落地,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不少临近大都市的乡镇经济突飞猛进,但乡镇基层政府在建制上的“小马拉大车”,对于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滞后和尴尬愈发明显。
很多事情镇级政府没有权限处置,大事小情请示汇报;老百姓一些行政服务业务,也必须到县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政府在城镇公共建设上的“梯级投资”,也使得人口扎堆的乡镇市政资源配套不足:部分小区临水临电、暖气管网不完善、医疗条件不足、教育师资力量跟不上等等问题,此外,环卫、交警、行政执法人员不足的情况也颇为凸显。
年,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就开始“镇改市”尝试,按照设想,苍南县将县派驻部门中的住建分局、国土分局、水利分局等18个单位,下放给龙港镇管理,推行“大部门”制改革;同时除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需要全县平衡的的职能仍由苍南县统筹外,其他的职能也分批下放给龙港镇;还建立14个新型社区,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平台。
然而,受制于顶层设计尚未完善,镇级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行政主体资格,不能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改革需要突破。
早在年,就有媒体、专家探讨龙湖“镇改市”
“镇改市”的这股风,早在年就刮到了新郑龙湖。
彼时,在中国镇级市发展模式研讨新郑龙湖高峰论坛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新郑龙湖的人口规模、产业安排、规划配套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具体的规划,在行政级别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放权,给予镇改市更多的权力自由。其次是创新。”
在上述论坛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说,撤镇改市有着严格的指标,龙湖镇离省会郑州近,处于桥头堡的地位,在与郑州城市发展配套方面,新郑龙湖承担了郑州市的物流配送、批发市场外迁、教育园区配套等方面的功能,与郑州的城市规划相辅相成,新郑龙湖镇城市升级只是时间问题。
现如今,在发改委城镇化建设的新提法中,重提镇改市话题,新郑龙湖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镇区面貌的大变样?
在龙湖镇探访时,不少人告诉小高,龙湖镇距离郑州市最近,再加上有地铁交通便捷,承载了大量市区外溢的郑漂刚需,有足够多的新居民涌入,自然就倒逼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的兴建,只要有人口基数,市政配套就必须跟上,否则是要出问题的。
……
一个区域的发展
要么靠人口涌入,倒逼市政配套完善;
要么革新体制机制,主动应对群众需求。
希望龙湖镇“镇改市”早日到来。
关于龙湖镇能否实现“镇改市”
你有啥想说的,欢迎后台留言。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xw/1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