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为何纷纷将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为何将都城都迁出山西?原因很直接。有网友说:其实,韩赵魏没想到秦国发展得这么快。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俗语:不怕慢,只怕站。秦国的崛起,是因为内部无争斗,专注发展,即便有争斗,也没有影响到秦国的根基,所以,数代积累之下,到秦赵第一场决战前,秦国成为大周王朝七大诸侯国中最强大的。
而反观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虽然每一个都足以争霸天下,但可惜却停滞不前,要么就陷入东方五国的互相争斗中。
在这种此消彼长后,韩魏楚齐燕都退出了争斗舞台。而赵武灵王起称霸诸侯国,成为唯一能够抗衡强秦的诸侯国,其后的赵惠文王、赵孝成王和赵悼襄王虽然不具备赵武灵王的大才,但起码守成有余,也知道任用能臣。
可是,赵幽缪王却实在是无能,重用奸臣不说,还跟能臣争功,大杀能臣,赵国,其实是自毁长城,否则,秦和赵,究竟哪一个取代大周王朝,还未可知。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的根本重地,原来还是山西省,都城分别是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晋阳(今山西太原市)、阳翟(今河南禹州,古属晋国),后来,魏国迁都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附近)、赵国先选到鹤壁后迁到邯郸(今分别为河南河北境内)、韩国迁到了新郑(今河南新郑市)。
韩赵魏三家迁都,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三晋一体,没办法窝里斗,不像原来晋国是一个国家,以山西为基,出征天下即可,当时反秦国,压得死死的。
第二,要争霸天下,必须出山西。可是,西边秦国,不是肥沃之地,韩赵魏初立国时,像秦国这种地方,没有诸侯国看得上,就秦国人自己觉得好吧。
于是,韩赵魏就分别到河南河北这种中原之地,定都了。
第三,韩赵魏三国,都没想到,秦国发展得这么快,几代之下,就做大到不可动摇了。虽然秦国也犯了不少错误,但国力强,人多,没有动摇根基,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国偏居西方,不像东方六国,天天打仗,休养生息,此消彼长下,人家就做大了。
可惜的是,虽然前期韩赵魏三家三国一体,魏国迅速称霸,成为诸侯国霸主,大有统一天下的气势,这时,韩赵可不干了,于是,三国内部争斗加剧,迁都开始上演。
迁都后,魏国就不行了;韩国,就不提了,是三国中最弱的,一直是配角,魏赵在,它会活得很好,如果魏赵一不行,韩国马上就被灭了。所以,东方六国中,秦国最先灭掉的,就是韩国,没办法,韩国四战之地,除了燕国,好像哪个国家,都能打它一下,而且,还能打得着。
赵国倒是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了,可惜,国力和国土纵深不够,没提前把燕国给灭了,而且,从赵武灵王到后边的四任赵王,都自己作死得不行,赵武灵王是自己决策失误,被活活饿死的。
而赵幽缪王,直接把当时赵国的希望之将星李牧杀死,把名将司马尚罢免,又重用秦国奸臣郭开,然后,群龙无首之下,迅速被秦军攻破了邯郸城,赵国,也随之被灭了。(素材来源:潇笑暮雨雨阵阵M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