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之中最先被灭,战力不如宋国,它为什么

近日大型历史剧《大秦赋》正值热播,剧情推进到76集之时,韩国君主韩安向秦王嬴政呈递投降书,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正式宣告灭亡,成为山东六国中率先被秦灭亡的国家。

之所以韩国率先被灭,是因为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坚定运用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继而一步步吞并天下,而与秦国土地接壤便属三晋。秦国原本打算先灭赵国,可长平之战后赵国仍以战力赢得邯郸保卫战的胜利,并且在此后的几次交锋中,秦国在与李牧的对决中得不到一点便宜。攻赵受阻,统一大业片刻不能搁置,秦国于是把矛头转向了韩国。

此时的韩国朝野,可谓无兵源无名将,这一战几乎是白送的。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秦灭韩之战中,秦军无数壕沟车一排排铺进河水相连,一个时辰在洧水又架起了三道宽阔结实的浮桥。各种攻城的大型器械隆隆开过,迅速展开在韩国都城新郑城下,半日之间便将新郑四门包围起来。在成功包围韩国都城之后,秦国将领内史腾亲自出马向箭楼守军喊话:“城头将军立报韩王:半个时辰之内,韩王若降,可保新郑全城姓名!韩王不降,秦军立马攻城,届时玉石俱焚,韩王咎由自取!”

迅速被攻灭,几无还手之力,若论战力,的确是难堪七雄之列,在战国纷飞的年代,除秦齐楚燕赵魏韩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就宋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之外的一个强国。

在这里先说说宋国的战绩:

宋康王时期,宋国走向巅峰,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宋国不仅消灭了滕国等小国,还在和齐国、魏国、楚国等大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而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韩国,除韩哀侯时期一举吞并郑国土地,韩昭侯时期昙花一现的申不害变法,几乎没有单独战胜多个大国的战绩。那么问题来了,韩国战力如此之差,甚至不如宋国,为什么被公认为战国七雄呢?

处四战之地,熬功闻名

相对于宋国,韩国则直到公元前年才被秦国消灭,比宋国被灭亡的时间晚50多年,而整个战国时期,一共也才多年的历史。由于秦国被灭,秦国才得以直接威胁到魏国、赵国的腹地。所谓存在即合理,韩国的地理位置、韩国的坚持无愧于七雄称谓。

盖天下强弩,尽出于韩

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弩闻名天下,秦国大军到处,都是先上演一波远射,然后破城捡人头。实际上,战国时期韩国的武器也特别先进,当时有句话叫做天下强弩尽出于韩,此外据考古学家鉴定,韩国的青铜剑也比秦国青铜剑更为锋利。武器上精良可以是一个国家御敌的根本,韩国的先于时代的武器及技术创新无愧于七雄称谓。

纵横捭阖处,可见韩国

另一方面,宋国相对于韩国,较少参与到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中,对战国格局没能产生长期的影响。就韩国来说,在战国初期魏霸中原时,韩国向齐国救援,引发了著名的马陵之战(围魏救韩),此战成为魏国霸主霸座衰落的关键一战。

而到了战国中期,韩国参与了伊阙之战、华阳之战、五国伐齐之战、垂沙之战等多场重要战役,甚至于战国历史的转折点—长平之战,也是因为韩国不想屈服秦国,断尾求生把烫手山芋上党郡给赵国所引起的。

总结:地处四战之地,享国祚余年,天下劲弩尽出于韩,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虽最终国灭,也为璀璨的战国史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3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