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郑之鉴先行者成老赖再建公立医院

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医改新郑之鉴:先行者成“老赖”,医院能否“填坑”?

医院改制只是整个河南省乃至全国“医改”的缩影。

副主任医师杨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医院,因为无力归还借款,先后被十多家金融机构告上法庭,而法院则最终裁决,医院运营必需的开支外,医院每月都必须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贷款。

作医院,医院最终却在数年改制后沦落到现在的窘迫,是杨剑等人没有想到的。

面对第一财经记者的来访,已经在医院坐诊了20多年的杨剑医生有些忧心忡忡,他甚至开始担心,万一医院倒闭了,年过半百的自己该靠什么过活。

 医改

从一名刚毕业时“吃财政饭的”事业编制医生,到如今每个月为工资发愁、为社保断缴忧心,杨剑是新郑市医改的见证者。

20多年前,他刚在医院上班时,医院,但随后的一场医改,将他的命运与当地一位民营企业老板赵东联系在一起。

一份由赵东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占地亩的医院,始建于年,之后的年7月,医院的改制,由赵东实际控制的河南省安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安博实业”),投资医院的大股东,而新郑市政府则将实物、土地作价万元,持有医院33.%的股份,彼时,医院的职工总人数为人、床位张,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

从此,杨剑的命运就与赵东捆绑到了一起。

与杨剑面临同样命运的,不仅是医院余名同事,还医院的余名职工——年10月,医院也实施改制,安博实业出资.35万元成为控股股东,医院51%的股份,新郑市政府则以土地、实物投资,持有剩余49%的股份。

其实,医院的私有化改制,要往前推到年1月。彼时,新医院之一医院,率先完成改制,其62.8%股权被售卖带当地另一家民营企业。

医院、医院以及医院,曾是新郑市规医院。

随着赵东先后控股医院、医院,医院的几乎每个科室都被要求实施独立经济核算,医院、医院也相继成为赵东的“现金奶牛”。

医院在年度报告中称,该院年共计完成门急诊10.5万人次,收住院病人人次,手术台,医技检查7.8万人次,当年业务收入多万元,但基础建设投入仅有.2万余元。到年,医院全年门急诊人次15万,收住院病人1.1万人次,年度业务收入更是飙升至万元,比年同比增长了万元。年,医院的全年门诊人次已经高达26.2万人次,收住院病人也翻倍至2.6万人次,年度业务收入更是飙涨至数亿元。

医院的表现也不逊色,虽然总体规模比医院要小,医院仍在年至年等年度内,每年均实现了万左右的收入。

一份由赵东向记者提供的资料则显示,截至年底,医院的资产总额为13.96亿元,全年累计收入6.24亿元,医院的资产总额则为7.26亿元,全年累计收入1.64亿元。

不过,因医院、医护人员与资方的矛盾,也开始逐渐凸显。

年11月17日,由于一名病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经医院时任院长苗沛谦、外三科主任刘书君同意,该病人被遗弃于路边冻死。之后,苗沛谦、刘书君的执业医师证书被吊销,并分别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

杨剑的同事、护士郭晨晨,则在得知自己的社保被医院共计欠缴60个月后,选择向新郑市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之后,又向法院起诉。最终,医院被判向郭晨晨赔偿00元,双方劳动关系也被解除。

更为糟糕的是,已然成为“现金奶牛”的医院、医院,却最终被赵东的“折腾”之下沦为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的被告,被列入法院系统的被执行人名单。

沦落

“如果他不折腾,守着这医院,那他现在的日子舒坦死了。”曾在河南天佑国医院任医师的林志说,虽然医院每年都能为赵东带去不菲的收入,但年之后的赵东,却开始酝酿更大的野心——他要建设“医院之一”。

在赵东的规划中,这家总建筑面积60医院,将是一所“医院”,分别由“河南天医院”(下称“医院”)和“医院”(下称“医院”)医院共同构成。

为了建成这个“医院”,赵东到处举债,不仅将医院和医院先后抵押给了十多家银行和融资租赁机构,还通过民间融资、拖欠上下游工程款、原料款等方式,以缓解资金压力,最终,这个“医院之一”的梦想,不仅未能成就赵东新的辉煌,反而成为他的滑铁卢。

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仅位于新郑市薛店镇莲花路南侧的“医院”,占地面积就高达亩,医院绿化面积40平方米,医疗用楼的面积更是高达40余万平方米,以至于从楼房的一头到另一头,就有多米长。

但令人遗憾的是,偌大的医疗楼内,几乎见不到前来就诊的病人,甚至几名无聊的儿童,干脆将楼内当成了“游乐场”,一边玩耍,一边吵闹。

林志说,他退休之前,医院的科室主任,后来听说这里要建一家“医院”,便抱着很大的希望前来应聘,结果看到的却是,医院空有豪华的外表,前来就诊的病人却寥寥无几。

“从年10月份开始,工资就断断续续,不能按时发了。”林志说,医院里一些年轻的医生、护士,眼见工资不能发放,大多都跳槽走了。

谈起老板赵东,林志有些遗憾地说,赵东本人确实有一些干劲,但人却有些固执、冒进,医院,一医院建好,等发展稳定了再建第二个,可赵东偏不,他要同时建设“河南天医院”和“医院”医院;再譬如磁共振等医疗设备,医院每天的病人就诊量,买一台就用不完,可赵东却一下买了两台,本来是想在医院都放一台,结果便是,医院虽然开业了,但前来就诊的病人却屈指可数,医院则因为资金链断裂,沦为了烂尾工程。

医院、医院也受到“医院”的连累,被拖入泥潭,不仅先后被多家金融机构、上下游合作伙伴告上法庭,甚至还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医院的一些固定资产、不动产、银行账户也被先后查封,医院每个月的收入除了一部分被用于基本运营,剩余资金全部被法院查封用于归还贷款。赵东本人,则自年5月之后,先后多次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新郑市人民法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多地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医院确实遇到一些困难”,赵东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由于资金短缺,医院的医保垫资、结算都遇到了困难,但目前自己正在与国内多家投资机构对接沟通,希望能尽快解决资金难题。

再建

当年新郑医院,转眼却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危及到当地居民的基本就医。谈及新郑市的医疗现状,新郑市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说,(新郑医改)当时肯定是符合历史政策,也确实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不过现在,那些医院,现在确实“有一些跟不上形势了”,甚至一些早该更新的医疗设备,也至今没有更新换代。

医院改制20多年后,新郑市政府开始重新选址、医院。

新郑市卫计委在一份报告中称,近年来,新郑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新郑市医疗机构数量少,医院数量更加有限,医疗条件较差,接诊病人数量多,任务重。

年6月21日,医院在开建4年多之后,正式开诊营业,根据当地政府介绍,这是新郑市第一所由新郑市人民政府全额投资兴建的市医院,医院托管运营,医院占地94亩,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预算投资约7.2亿元。

新郑市主要领导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称,建立市级医院,是新郑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基层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为民承诺提高全民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一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标志着医院改革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标志着新郑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至一个新的台阶。

另一个总投资金额约4亿医院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根据规划,该医院将由新郑市政府投资.02万元,占地面积53.51亩,总建筑面积7.2万㎡。

事实上,医院改制只是整个河南省乃至全国“医改”的缩影。

在进行了数十年的医院改制探索后,河南省也开始反思当年医改得失。年年初,河南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在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上称,要让医院成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必须坚持政府举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凡是改制的(医院),要由政府收回或新建。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一些医院被改制之后,面临功能定位不清晰、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医院服务质量得不到居民认同;少数地方还存在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争夺基层诊疗资源的问题,当年被改制的医院,又在近年逐渐开始恢复政府举办属性:年,改制8医院回归公立身份;年,洛医院开始恢复医院的步伐。

而当年的医改先锋宿迁,也在近年开始重新加快回购、新建医院的步伐。年7月,由宿迁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当时唯一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投资建成,投资金额约16亿人民币,床位张,之后,医院、医院医院等当医院也纷纷转为公立,医院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又重新回归事业编制身份。

“重回事业编?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杨剑说。

(杨剑、林志、赵东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30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