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聚焦拜祖大典十年打造闪亮文化品

自年升格为省级主办以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连续举办了10年。

经过10年的培育,拜祖大典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化品牌。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无数华夏儿女都要从五湖四海齐聚黄帝故里,礼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拜祖大典已经让这一天成为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盛大节日。

凝聚民族精神的平台

追根求源、寻根问祖是中国人共有的文化基因。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是全球华人的祖根地。

前个中华大姓中,78个直接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海内外华人寻根的轨迹往往是由东南沿海追寻近祖,最终追根到中原祖地。30年来,至少有30万海内外华人前来河南寻根。“老家在河南”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

黄帝是中华文明之源,在黄帝故里拜祖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利用人文始祖黄帝故里在新郑的优势,河南、郑州努力打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一根亲文化品牌,凝聚世界华人力量,共圆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年以来,拜祖大典的嘉宾体现了代表性、广泛性。除了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参与,连战、吴伯雄、江丙坤、林丰正、蒋孝严、宋楚瑜、郁慕明等台湾政要也跨越海峡,回到祖根圣地寻根拜祖。来自教育、文艺、体育、科技等领域的社会各界嘉宾,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社团组织、姓氏宗亲会的华侨华人代表,也跋山涉水回到“心灵家乡”参加盛典。

每年的拜祖大典现场,嘉宾的面孔不尽相同,语言不尽相同,但一样的圣洁气氛,一样的景仰心情,一样的虔诚神态,一样的澎湃激情,定格成一幅幅撼人心魄的万流同源文化归宗图景。

曾多次参加拜祖大典的世界华人企业家联合会荣誉主席李济华说,在拜祖大典现场,中华儿女“同根同祖同源”的感觉尤其强烈。“这是拜祖大典的意义所在,它把全世界炎黄子孙紧紧团结在一起了”。

拜祖大典把“中原根深、华夏叶茂”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参加和观看大典的华夏子孙心中,进一步加深了大家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激发了华夏子孙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豪情壮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拜祖大典在凝聚民族精神、推动民族伟大复兴方面的作用给予怎样积极的评价都不为过。

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

作为文化盛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搭建了平台。

黄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拜祖大典既致力于弘扬黄帝文化中蕴含的统一、和谐等社会文化元素,又致力于展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宣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传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作为拜祖大典的灵魂工程,已经连续举办九届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声名远扬的文化盛会。许嘉璐、李学勤、余秋雨、傅佩荣、曾仕强、于丹等一批专家学者通过论坛传播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为民族复兴凝聚正能量。

黄帝故里景区,百家姓广场的姓氏墙,收藏的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承基因;拜祖大典的九项仪程中,无论是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还是行施拜礼、恭读拜文,无不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动之一,曾数次举办的炎黄文化周成为传统文化的集中展演:四川变脸、河南坠子、唢呐表演、皮影戏、河洛大鼓等民间文艺,朱仙镇木版年画、宋绣、灯笼张、民权画虎、秦氏绢艺等民间工艺,无不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平台,拜祖大典在提醒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牢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文化经贸珠联璧合

文化经贸,互利共赢。

参加大典的嘉宾,有不少是含“金”量颇高的海内外商界精英。十年来,借助拜祖大典的平台,主办方在文化活动外还特意安排了经贸活动,使文化和经贸活动资源共享、互动共赢。

记者在今年拜祖大典现场采访时,香港拜祖“军团”的一名成员坦言此行目的:“一来认祖归宗,二来考察投资环境。”

这种观点在商界嘉宾中颇具代表性。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新郑之行,对于海内外嘉宾来说,既是寻根拜祖的探亲之旅,也是考察环境、寻觅商机的商务之旅。

尤其是年以来,主办方将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科技成果交易暨高科技人才交流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与拜祖大典同期举行,这使双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近4年来,河南在拜祖大典期间签约项目总额约亿元。

十年来,郑州市在拜祖大典期间签约项目总额超过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黄帝故里新郑市每年也都要签约一批项目。

除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拜祖大典期间还举办了中原经济区论坛、郑州都市区建设华人华商论坛、世界华商领袖峰会等活动,知名专家学者、华人企业家齐聚郑州,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共同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出谋划策。

借助拜祖大典搭建的平台,经贸大戏一年更比一年精彩。

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十年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将黄帝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让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具亲和力和时代性,成为大典组织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电影《轩辕大帝》将于今年5月登陆全国院线,黄帝的故事开始走上大荧幕;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也计划在央视播出。这将使更多的人通过现代文艺形式了解人文始祖。

如何让历史悠久的黄帝文化更“接地气”?著名策划人、作家朱海认为,未来十年,拜祖大典应该继续“固本”,继续弘扬黄帝文化;同时要“强基”,就是要弘扬姓氏文化,在中华姓氏文化工程上迈出新步伐。知名作家齐岸青也建议,河南的姓氏文化作为黄帝文化的延伸,在今后的拜祖大典中要继续发扬光大。

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扩大黄帝文化的影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认为,对黄帝的拜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应将拜祭仪式上升到国家级,以向全球展示我们的信仰。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德润也认为,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向全世界传播。这不仅是新郑、郑州及河南省的责任,也是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希望拜祖大典早日上升到国家层面。

期待着下一个十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加精彩!

(文章摘自新郑播报)









































鍖椾含鏉冨▉鐪嬬櫧鐧滈鍖婚櫌
鍖椾含鏈鏈夋晥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鏂规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tw/16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