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民记住了这支叫胡杨的救援队阿

顺利完成赴豫救灾任务

“虽然已经结束了救灾抢险任务,但这些天,我们还是很牵挂河南灾区的父老乡亲,我们做得还是太少太少……”

8月5日,已完成抗洪救灾任务返回新疆的罗彦森告诉记者,他和15名救援队员目前正在哈密进行防疫隔离,待隔离期结束后,继续返程,回一师阿拉尔市。

罗彦森是一师阿拉尔市胡杨救援队(后简称“胡杨救援队”)队长,提起这次救灾经历,罗彦森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和感动:志愿者是一份没有工资、甚至常常自掏腰包的“工作”,但这次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依然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救灾之中。当然,还有来自灾区人民的认可和感谢,这是队员们在这次救灾中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

胡杨救援队在河南参与救援。

据了解,胡杨救援队是驰援河南救灾队伍中,唯一一支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间救援队。

承载兵团人的深情厚谊“胡杨”驰援灾区

“出征的时候,大家把我们当英雄一般对待,我们绝对不能有辱使命……”

提起出征前的情形,罗彦森至今依然有种难以言说的使命感。

这支民间公益救援队成立于年9月26日,以紧急救援为宗旨,以拯救生命为信念,开展水域救援、沙漠救援、城市搜救、防溺水宣传等意外事故救援服务。救援队分搜救组、飞行组、保障组、医疗组。队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有教师、医生、公务员、连队职工、个体户等。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进行专业救灾训练,遇到灾情时,大家依照组织安排,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无偿救援行动之中。

阿拉尔市紧邻塔里木河,汛期时会有水灾发生,为了救援更加专业,身为阿拉尔市九团连队职工的罗彦森在业余时间还考取了潜水证。胡杨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开展各项任务三千余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四千余小时,参与志愿服务五千余人次,受益群众达到十万余人。

胡杨救援队在河南参与救援。

7月20日以来,河南省各地遭遇特大暴雨,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远在一师的罗彦森接到新疆应急救援协作平台求援电话后,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准备救援装备和物资,同时向一师阿拉尔市应急管理局报备。

“参与这次救援的,一共有17名志愿者(其中2名飞行组队员在河南新乡候援)、我们准备了5辆出勤车、自筹了8艘冲锋舟、1套飞行动力伞、1架无人机、6台发动机、80件救生衣、8台消杀弥雾机。让我们感动的是,阿拉尔市当地的爱心企业和志愿者还为灾区人民捐赠了件纯净水、件蓝牛功能饮料、升消毒液、50件牛奶。根据救援平台的安排对接,这些爱心物资捐往河南新乡第二中学救灾指挥部。”有6年水域救灾经验的罗彦森说,捐赠爱心物资的人,有连队的退休职工、打工者、家庭妇女、中学生等等,他们的生活也不容易。

7月24日当天,一师阿拉尔市领导专程来到胡杨救援队驻地看望救援队员,为他们送行。

晚11时,满载着一师阿拉尔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大爱,胡杨救援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来自河南人民的谢意:感谢您们伸出援助之手

“你们到哪了?到哪了?”

一路上,来自河南灾区救灾指挥部的电话,不断向救援队打来,透过电话,队员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一边的紧迫和焦急。

灾情就是命令,除了加油和上厕所,队员们一刻也不敢耽搁。

日夜兼程后,救援队于27日上午8时到达受灾严重的河南新乡,在与当地的救援机构对接后,胡杨救援队分别在新乡第二中学指挥部、壹基金联合总部、石油公司进行物资转运,一刻不停。

27日下午3时,胡杨救援队又驱车到达辉县开展救援,晚22时到达郑州郑东新区集合;28日和29日在郑东新区进行防疫消杀;30日中午12时接到鹤壁市浚县转移任务,驱车前往浚县集合,轮流守坝持续到31日8时;31日上午9时,救援队分别对浚县王庄村、新寨村、郭寨村等受困人员进行转移,指挥部联合多个救援队转移老人孩子30多人,晚23时转移任务结束后,救援队向指挥部报告撤回。

胡杨救援队在河南搬运爱心物资。

持续密集的5天时间,胡杨救援队在河南灾区一共转移受困人员30余人,消杀面积80万平方米,转运物资70吨。

队员们抓紧一切时间救援,白天晚上轮流干,累了困了就倒在树林里休息片刻。有时,休息时间限定30分钟,但没有一个人有意见。“我们是过来救援的,不是旅游的!”每一位队员都牢记着这句话。胡杨救援队的义举渐渐被灾区人民所知。

一份来自新乡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感谢信写着:“胡杨救援队,在抗洪抢险救灾的紧要关头,您(们)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赶赴抢险救灾前线,无私无畏,众志成城,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新乡市人民‘7·20’抗洪救灾提供了坚强后盾……”

河南郑东新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为胡杨救援队发来感谢函:贵队伍携带消杀弥雾机,消毒液等救援装备协助我区应急力量进行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工作,救援期间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指挥部工作,感谢你们在大灾面前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罗彦森说,“我们在灾区也收获了很多,比如去饭馆吃饭,可能是看到了我们的队服队标,老板死活不收钱。后来,我们干脆换上便装,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安排,8月1日,在历时5天的救援任务结束之后,胡杨救援队一行从河南返回新疆。

“返程的路上,途经陕西、甘肃、再到新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一些素不相识的司机,看到我们的时候,摇下车窗,向我们竖起大拇指。”罗彦森说,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是对救援队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回去后,他们一定继续加强专业化训练,在志愿救灾的公益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个小时,5个侧面

胡杨救援队在河南搜救受灾群众。

在结束了赴河南抗洪救灾的任务之后,胡杨救援队防疫隔离。

8月5日,是16名胡杨救援队成员在哈密防疫隔离的第4天,但这样的日子对于救援队员来说,反倒是一种难得的休息。

8月4日,救援队成员伍启梭在隔离酒店度过了他的29岁生日。

此前的8月4日,救援队成员伍启梭在隔离酒店度过了他的29岁生日,这位阳光大男孩很乐观,虽然没有蛋糕和聚会,但来自各个平台的云祝福,尤其是灾区人民发来的祝福,让他倍感欢乐,他用队友张田顺之前给他的巧克力干粮拼成了“29岁生日快乐”的字样。

河南发生暴雨灾情后,伍启梭和救援队成员于7月24日从一师阿拉尔出发,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新乡、鹤壁等地,队员们日夜不停地转运灾民、发放物资、守护水坝、防疫消杀。5天,个小时,这支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胡杨救援队,渐渐被灾区人民所知,一份份来自河南灾区的感谢信记录了他们的事迹。

藿香正气水和酸奶酪

“我们是去救灾的,一心就想着,一到地方就卸货,把阿拉尔人民捐赠的爱心物资发给灾民,没想到,一进灾区,还没到指挥中心,我们反倒成了最先接受捐赠物资的人。”提起这段经历,救援队员伍启梭惭愧而又感动。

7月27日早上,当胡杨救援队到达河南新乡时,被一群热心的当地群众拦下。原来,当地群众正在自发组织救援,他们在开展自救的时候,还为外地赶来救灾的救援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或感染肠道疾病,当时,一名正在上五年级的小女孩为胡杨救援队送来“藿香正气水”,救援队推辞不收,但拗不过她的一片热诚,只得收下。小女孩说:“妈妈让我们写完作业后,赶紧来这边帮忙干点活,你们看,弟弟正在那边搬水呢。”

与之相似的是,队员们撤离新乡的时候,在快过新乡边界的一处马路边,两名志愿者和一个小孩把救援车辆拦下,他们为救援队发放当地特产“张大丹酸奶酪”,一定要让队员们收下,以此表达灾区人民的谢意,那酸奶酪的美味令队员们久久回味。

“消失”的村民

“ju……ju……ju……”

7月28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乡王窑头村、响亮的哨声划破村庄。

此时的村庄淹泡在洪水之中,浅处已达成人的膝盖,眼见水势还在上涨,为了催促村民赶紧撤离,胡杨救援队队员有的开着冲锋舟、有的蹚水步行,一边吹哨,一边喊话“有人在吗?请大家赶紧撤离,还在涨水,不要呆在家里,我们来救援了……”

令队员们感到意外的是,几趟来回下来,村庄静得出奇,难道,人已经全部撤离了?

当队员们停止吹哨和喊话后,准备撤离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陆陆续续有人从屋里探出头来,那眼神是半信半疑的,他们大多是老人,在胡杨救援队队长罗彦森看来,那是故土难离,老人们的心情,他们很理解,但眼下,撤离保命是最理智的选择。”劝解最终还是起了作用,不一会功夫,“消失”的村民渐渐出现了,大家抓紧时间把村民转移到冲锋舟上,转移途中,队员们还顺手救了鸡、鸭、鹅、猪、小狗,其中,有只小奶狗出生不久,未见母狗在跟前。队员们给小家伙喂了水之后,送到了就近的救援指挥中心。

百家饭

“谢谢”两字,是胡杨救援队在灾区收获最多的“礼物”。其实,对于队员们来说,他们更想对热心的河南人民说感谢。

7月29日,胡杨救援队在鹤壁浚县等待救援指令,此时,一位当地志愿者为救援队对接前线指挥部,同大部队汇合后,为救援队安排住宿,当救援队安顿下来后,也许是当地人看到有救援队到来,陆陆续续的,队员们品尝到了难忘的“百家饭”。当天,一位僧人来到救援队驻地,为队员们送来斋饭,他不停地向救援队说“谢谢”;一位骑着电动车的路人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来到驻地,把饭菜硬塞给队员们。离开时,小孩奶声奶气对队员们说:“谢谢叔叔来救我们!”

7月30日下午6点,救援队从浚县王庄新李寨村救援回撤,往新郑方向赶,路过原阳服务区的时候,走进肯德基餐厅吃饭,服务人员免费为每位队员提供自热米饭。

救援队大多是20至40岁的男人,救灾虽然很辛苦,但面对河南人民的深情厚谊,尤其是小孩子的时候,大家竟忍不住眼睛湿润。

清零的计价器

救援队在河南当地收获了很多感动,因为身着标有明显救援字样的志愿者队服,一些饭馆坚持不收他们的餐费,这让队员们很为难,大家达成共识,救援任务之外,一律穿便装。

7月30日晚上,救援队准备出去吃饭,身着便装后,分批乘坐出租车,在一辆出租车上,有队员的电话响了,电话内容是关于救援工作安排的。不曾想,细心的司机全听进去了,知道他们是来抗洪救灾的志愿者,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司机把计价器清零了。

司机师傅说:“我要是一开始就知道你们是救援队的,我就不该打表计费。”司机坚持不收取任何费用,救援队下车时,司机还不断向他们挥手致意。

藏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tw/13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