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河东游阅山西历史的地理脉络第一弹

偶有闲情逸致,翻阅过去照片时,找到了数年前云游山西河东地区的照片集,透过照片,其中的景色仍然历历在目,然而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滴滴答答漫步了好几年,于是乎我觉得又该写点什么,不让这种感觉褪色,至少,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简要介绍下此段我的行程:从河南新郑起飞,在运城关公机场落地,之后直接前往河津,观龙门渡、黄河滩;接着南下万荣台地,揽孤峰山、稷王山,并于闫景探访李家大院(河东民俗博物馆);再次,继续南下分别游览蒲津渡、风陵渡、临晋渡、中条山五老峰、大盐湖、关帝庙、历山、平陆、大禹渡等。尔后从运城市区,经新绛、闻喜、侯马、临汾、洪洞等地,返回太原。

先从地缘和历史方面介绍下吧:

河东河东,黄河之东,地势平坦,据吕梁山南,西临大河,东接太岳上党,南倚中条。与关中河西之地隔水相望,是关中东出函谷关,进取中原的重要北方侧翼。

我们可以从谷歌卫星图看到河东的地理情况

战国时代,秦人率先认识到河东的地缘重要性,数代秦王励精图治,经三次少梁之战,最终跨越河西要塞,从魏国手里夺得河东之地。继而败赵国,北上汾阳与晋阳河谷,取得东至井陉、出太行山而直下河北平原之通道;或继续向东过太岳,迫使魏国割让土地,据上党而俯视河内之地,形成高屋建瓴之势。

此情形下,进可取道白陉、炽关陉,直逼河内平原,深入中原腹地;退可据太行山、王屋山之险阻,锁关而内防。后来在秦王嬴政的精密布局下,秦出晋地灭赵,继而北上灭燕走的就是北线这个战略路线。

战国时代秦晋、三川、中原、东岳、泗水形势图(水灌大梁)

秦二世施暴政,陕东六国之地民不聊生,陈王怒吼、大泽惊雷,继而六国贵族纷纷望风复国叛乱。章邯征骊山囚徒出崤山,平败周文于邯郸,破假王吴广于荥阳,一路东进,尾随击杀陈胜于谯地下城父,继而挥军北上于定陶灭项梁,北渡河水、漳水拔邯郸,围困赵王歇于巨鹿原。时项羽此处破釜沉舟,九战而全胜章邯、王离军,全歼秦军主力。而刘季军择西路而进,绕道武尧直下关中。尔后,项羽分封诸王,刘季得蜀地而进汉中,韩信暗渡陈仓出秦川,引废丘之水灭章邯,全得秦地。彭城九里山惨败后,汉王刘邦以此为据,制定了重要的战略计划,即:刘邦引军住荥阳,占敖仓,凭虎牢之险以黏住楚军;而韩信则走北线开辟新战场,先败魏王豹,灭魏国,占河东,以此为战略支点,继而北灭代国,于井陉大破陈馀,出太行山直扑华北平原,以猛虎下山之势横冲直撞,连续灭赵,灭燕;突破历下,东灭齐国,潍河之畔水淹龙且,出临沭河谷,最终于垓下彻底击灭西楚。说了这么多,楚汉争霸中,河东便是汉王制霸天下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电视剧《楚汉传奇》内的韩信

秦末战争刘季、项羽的灭秦行进路线

刘邦VS项羽路线图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隋炀帝后,中原郑地梁地的李密、王世充,河北窦建德,陇右薛举,西凉李轨,代州刘武周,朔方梁师都,江南萧铣等纷纷见势起兵。值此大乱之际,隋晋阳宫留守、唐国公李渊也趁势以席卷之势快速占领河东之地,然后以此为跳板攻击关中四塞。此战中秦王李世民大展神威,振长策御宇内,其蒲坂之战击败宋老生抢占风陵渡、迅速渡河,潼关之战击败屈突通,京畿道之战再败隋代王杨佑;尔后浅水原之战灭薛仁杲,平李轨;再后河东烽烟再起,李世明坚壁清野、穷追猛打,柏壁之战灭宋金刚,晋阳之战灭刘武周,自此河东关中正式连为一体。而李唐正凭借此地,东出潼关,洛阳之战击败王世充,虎牢关之战灭窦建德,再于武安洺水之战灭刘黑闼、徐圆朗,再次完成统一中国壮举!李唐父子精诚团结,志吞天下,进取中原,河东地区作为龙兴之地,便是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落棋点。

历史正剧《贞观之治》里的秦王李世民

如此多的重要历史节点都与河东有直接联系,所以可见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如此,河东地区还作为华族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这几位上古先贤都定都在河东地区,而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精卫填海,舜耕历山,愚公移山等传说也均流源于此地。

孤峰山

中条山五老峰

黄河滩上的随风飘摇的蒿草

枯水期干涸的黄河

蒲坂(今永济)新鹳雀楼

河东地区人文荟萃,为中国文明之花的绚烂绽放做出了极大贡献,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均出生此地。战国时代师从鬼谷子厥后纵横天下的张仪,名家荀子,令匈奴人胆寒的卫青、霍去病、霍光,忠义千秋的武圣关公,首位西天取经(海路)的僧人法显,追随秦王李世民的初唐名将、“门神”之一尉迟敬德,诛灭铁勒、大破突厥、降服高句丽的猛将薛仁贵,诗人王勃、王翰、王维、王之涣、王昌龄、卢纶、宋之问、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图,宋代闻名西夏的狄青将军、明相司马光,元代杂剧家白朴、郑光祖、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文武双雄,比翼齐飞,正如群星璀璨,不胜枚举….

稷王山下的村庄

俯瞰蒲州地区

河东地区村落典型的夯土墙体

万荣台地上典型的窑洞

我曾伫立于中条山五老峰山台之上,穷目南望华山却难觅迹。一位守台的长者,面目慈祥,阅历丰富,似乎一下看出了我之所想,对我说道,山南仍有大山八座,小山二十方可望华州,这中条山与华山隔大河相望,我们的祖先取两山首字“中”、“华”为自己的部落族群命名;寄予了如此山河神气,中华民族尔后在中国诸戎狄蛮夷间脱颖而出。面对这曾为晋文公制霸、汉武帝祭天、光武帝纾难、唐太宗征战等历史盛事皆提供过凭护的河东神田,我心中产生的便不仅仅是游览的欣悦趣意,而更是无限仰慕与敬畏的升华。

中条山上遥望陕西华州

稷王山下巨柏掩映的野山神庙

河津龙门渡,对面是陕西古老的韩城地带

当时我特意留意咨询了随行向导,加查阅地图得知。河东原指今山西省西南部运城、河津、临汾三个地级市辖区范围。唐代时,这个词被放大映射到整个山西省范围,武德年间建“河东道”作为大行政单位,由此以后整个山西又泛称河东地区。狭义的“河东”地势平坦,四周皆大山大河阻挡,有此天然屏障,具备形成割据势力的条件。在河东盆地中部的万荣台地上矗立一座盾状山,和其他山脉都无接壤,所以得名“孤峰山”,它正好位于河东盆地的中心地带,登临可俯视整个地区。

贯穿南部为一条狭长山脉,因之得名“中条山”。有沿中条东向,可见中条山的主峰-历山。相传舜王当年耕治此山时,曾编制了黄河流域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七十二候》,故后人称此山为历山。此山地跨垣曲、翼城、阳城、沁水地区,海拔将近米,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原始森林。这里奇峰峭壁,挺拔俊秀,林木繁茂。山顶处有巨大台原,平坦开阔,每到五月间,这里山花烂漫,芳草遍野,美不胜收。

历山舜王坪

历山峡谷

中条东接王屋,黄河从其南部穿行至陕地。王屋山下,愚公移山的古老传说便是发生在这里。

在东部的新绛、闻喜、侯马一带则是太行古道的重要出口,此乃太行第一陉-轵关陉,它穿越茫茫王屋太行,联通古河内地区(河南省济源市),是连接河东与中原的重要通道,两山夹一道,形势险要,自古以行路艰难著称。据说,先祖舜曾经生活在这一带;后来太康从这条路东进;再后来,夏桀从这条路西逃;史料记载,秦军也曾分兵经此南下合击魏国。

出轵关陉便是古老的垣曲商城,在今黄河小浪底水库北岸的济源市辖区内。这里三面环水,是允河和亳清河共入黄河之处。商城遗址建在临水高台之上,时代略晚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据说是汤灭夏后为稳定西部边界而建的关防要地。

刚才说到侯马地带,在其东部便是古老的曲沃地区,曲沃县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春秋时期,武公据之建都以兴晋,文公依此而纵横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闻喜秦代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闻喜”。这里名人辈出,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祁隽藻所书的“平淮西碑”也立于此地。

新绛是中国楹联之乡、鼓乐之乡,当年秦王李世明曾在此大破宋金刚,收尉迟敬德。闻名西域的《秦王破阵乐》即由他的士兵们在此地创作,后成为唐方雅乐之一,可惜失传,仅在日本保存部分乐章。

新绛南边的夏邑靠近运城市区,是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战国时期称为安邑,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曾定都于安邑,后迁徙至中原大梁。

河东西部是自壶口瀑布奔流而下的黄河,由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黄河在此放慢速度,河道变宽。一北一南有两个渡口闻明古今,分别为河津龙门渡和蒲坂风陵渡,古代这里方便渡河,集中了大量人口和镇集聚于此地,尤其是南部的蒲坂地区,古时蒲州乃是千年古城,人口众多,繁华异常,是京畿道之东重要的税赋区。由于其扼黄河渡口,雄踞天下九隘之一,因此历朝历代由中央王朝直接管辖,唐代以此为中都,古代名楼鹳雀楼即矗立在其黄河河弯之处,诗人王之涣在此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年绝句。可惜北宋之后,北蛮无道,北方战乱频繁,这座古城逐渐褪去了其繁华洛景;再之,在后来明代嘉靖年间大地震的破坏下,这座城市便彻底消沉在茫茫历史烟海中,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任凭世事变迁,人聚人散,广阔的河东大地依旧沉吟着古朴、苍茫而又壮烈的韵律,像眼前的风一般,在山峦中跳动,在风雨中洗涤,吹低这凄凄荒草,吹的那马鬃飘扬,追过那流光岁月,也记叙下曾经的繁华洛景。

闫景李家大院

运城关帝庙

沟壑纵横的临猗土垣子

山南芮城地区大禹渡的纤夫们

河东民俗园

日落中条山

河东羊肉泡馍

观方舆行天下

走心的旅行让文史新知点亮生活颍智你我

赞赏

长按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y/63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