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5岁小女孩后脑勺痛,家长拨开头发一
长沙5岁的甜甜
前些天被父母带到野外去野炊
草丛小树林
让孩子很开心
可是没想到回来之后,孩子感觉自己后脑勺有点痛,父母没特别重视。次日傍晚,甜甜的头依旧疼痛,爸爸把女儿的头发剥开一看,发现有一只小虫黏附在她的头皮上。
情急之下,甜甜的爸爸用小镊子将虫子夹出来,但只夹出半截虫体,怀疑是蜱虫。第二天上午,甜甜随医院,医护人员用专用夹子、无菌针将蜱虫头部的残留部分慢慢挑取出来。
蜱虫(念pí,二声)俗称草爬子、扒嫉、瘦牛叮(意即牛都能被叮瘦),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特征: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呈红褐色或灰褐色,一般如芝麻粒大或米粒大;吸血后胀大如黄豆,会往体内钻,很难拔下来;
一般选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叮咬,如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在叮咬人时,它散发一种麻醉物质,然后将头、螯肢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蜱虫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其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可导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往年也发生过多起蜱虫咬人事件
年4月,台州临海市白水洋镇60多岁的杨氏姐妹去山上采野茶,腿部被小虫叮咬,下山后两人下身疼痛,高烧不退,送医不到一周相继去世。经诊断,姐妹俩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专家说这是非常个例,多数人及时就医可康复。
年7月,海宁的郭大姐被蜱虫叮在膝盖后面,腿一弯,虫子嵌在肉窝里。站直时,粗粗一看,就能看到这虫子,整片皮肤通通红。用手轻轻拔虫子,它虫脚乱抓,头更往肉里钻。医院就诊,医生用棉花蘸了麻醉药,涂在蜱虫上,一分多钟后,用手术钳慢慢把虫子拉出来,虫子嘴里竟然还含着一块血红的肉!
河南也曾有蜱虫中毒事件造成18人死亡的事例
那么我们遭遇蜱虫袭击该怎么办?
记住
千万别直接拉它!
如果遭蜱虫叮咬,不要用手拉它,越拉越往里钻,还可能拉断,导致蜱虫的头留在体内,毒液渗透进人体。医院,或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镊子取出,也可以用烟头、香头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慢慢退出。
请注意,平时最好少带孩子去草地树林等地方长时间坐卧。
天气逐渐转热,虫子也活跃起来。下面小编给大家汇总下其他有危害的虫类辨别方法和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保命,千万看仔细哦!
马蜂特征:体大身长毒性也大,常隐藏在草丛、灌木、丛屋檐下。
危害: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中毒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
防治:
停落在身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洋葱、风油精、清凉油等都可去除蜂毒,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如果发现被蜇伤者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医院急救。
毒隐翅虫
特征:状似白蚁,体长约0.5~1.0厘米,身体为橘黄色,头、胸及尾部为铁青色。
危害:本身不咬人,但是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人体皮肤接触大量毒液后,会出现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疱、糜烂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坏死、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
防治:
其体液呈强酸性,应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等对皮肤进行处理,然后用清水洗净。切忌在皮肤上压碎虫体,防止毒液沾染皮肤;可用风油精1-2滴混合ML左右清水,睡前涂抹身上或喷洒在聚集处,有奇效。
毛毛虫
特征:毛毛虫大家一定都见过,通常隐藏在树叶间,不用口咬人,其体表长有毒毛。
危害:毒毛入体后,随机断落放出毒素,皮肤出现刺痛烧灼感,表面变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防治:
先用胶带把红肿部位毛毛粘掉;有全身症状时尽快就医,切勿因为瘙痒用手挠。
恙螨
特征:它们在形态上与昆虫的最大区别在于:成虫有4对足,而不是3对。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危害:被咬后患者出现高热,通常会出现肺炎、肝炎及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易被误诊。
防治:
在恙螨发生高峰期,在野外旅游或作业者要注意不在草地上坐卧,谨防幼螨叮咬,随身携带罗浮山百草油可治可防恙螨叮咬。
臭虫
特征:体扁宽,长4到5毫米(少於0.2吋),雌虫体积要比雄虫大,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
危害:被臭虫叮咬后的主要症状是瘙痒难忍,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不仅局部红肿,而且全身都会产生丘疹、红斑,严重时还可致皮肤溃疡化脓。
防治:
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私自用药,或者是也不耽误治疗的时间,医院里去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家里有碘酒的话,可以用来涂抹被叮咬的地方。
家长们千万要注意
为了孩子与家人的健康安全着想
平时还是最好少去草地树林等地方
长时间坐卧哦~
来源:都市快报、潇湘晨报、央视新闻、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人民网
更多热点推荐
河南一男子公厕里看到卖枪广告,打过去却是这样的结果……
户口在农村的新郑人赶紧看,国家最新政策来了,你的身价将倍增!
注意!借条上千万别写这仨字,否则你一毛钱也要不回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y/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