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去世,韩国灭亡丨一眼五年35
简介:秦始皇27岁到31岁,这五年里,秦国灭掉了韩国,秦国的统一开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家好,小编带您一天看尽五年史,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资治通鉴》的第35个五年,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今天的关键词是:韩非,韩国灭亡,李牧去世,肥之战
韩非和李斯都师从荀子,而韩非回到韩国后并没有受到重用,一直不得志。这一次迫于秦国的压力,韩非出使秦国,目的是说服秦王,先攻打赵国,放韩国一马。但是李斯的意见是先灭掉韩国,然后慢慢灭掉各国。韩非的出使并没有成功,虽然嬴政十分看好韩非,但是也不敢重用他,后来在李斯的陷害下,韩非死于非命。但是他留下了《韩非子》一书,集法家之大成。另外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韩非子》这本书中。
如下成语看看你认识几个:
华而不实唇亡齿寒自相矛盾深不可测讳疾忌医三人成虎
郑人买履智子疑邻长袖善舞吹毛求疵滥竽充数欲速则不达
靡靡之音提纲挈领危如累卵唯唯诺诺一鸣惊人忠言逆耳
优柔寡断赤地千里国富兵强千秋万岁信赏必罚远水不救近火
象箸玉杯色衰爱弛轻举妄动循名责实视死如归买椟还珠
守株待兔如虎添翼兵不厌诈蚕食鲸吞道不拾遗焚林而猎
负薪救火盖世无双根深蒂固孤掌难鸣故弄玄虚寡不敌众
汗马功劳见微知著老马识途良药苦口论功行赏眉睫之祸
韩非的努力白费了,韩国也跟着被秦国灭掉了。
上个五年里讲到秦将桓齮攻打赵国平阳,并杀掉了赵国10万人。而赵国让李牧去救援,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李牧先是固守不战,而后趁秦军营攻打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伺机反击,截获秦军大营,并在路上设置埋伏,几乎全歼秦军,史称肥之战。
而后秦国数次进攻韩国,韩国和魏国争相向秦国纳地求和,但是最终内史腾率领秦军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城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韩国灭亡。这件事拉开了六国覆灭的序幕。韩国可以说几乎没有怎么做过最强的国家,其他各国都可以说是有过一段时间国力十分强盛,但是韩国几乎没有那种可以很硬气的时候。也就在申不害改革的几年里国力着实强了一点,但是随着申不害的去世,和秦国的兼并,韩国每况愈下。最终成了第一个被灭掉的大国。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要知道韩国在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更加的强大,也曾经四处吞并周边的小国。但是煊赫一时也终于落幕了。
而后秦国的努力方向仍然在赵国,李斯派了间谍到赵国离间赵王和李牧的关系,李牧被听信谣言的赵王罢免,并赵葱和颜聚去接替他掌管三军,但是耿直的李牧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予理睬。但是赵王最终还是设计了一个圈套把李牧杀掉了,可怜他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的赵国,没有马革裹尸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上。李牧先是由守备匈奴出的名,让匈奴十年不敢犯边,后来力克秦军,他一生战功赫赫,不愧为战国四大名将。而他去世后不久,赵国就跟着灭亡了。可以说赵国的灭亡不仅是天灾,赵国先后经历了数次大的天灾,例如夏天突然变冷,作物绝收,大旱,甚至地震,但更是人祸,赵王的昏庸无能是主要原因,具体的我们明天再说。
公元前年:
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赵败秦于肥
公元前年:
太子丹回燕
秦伐韩
公元前年:
魏献丽邑
赵国地震
公元前年:
秦灭韩
公元前年:
秦攻赵国
李牧被杀
印度阿育王去世,西欧迦太基继续向外扩张。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没有看够的小伙伴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y/1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