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三孩rdquo生育政策
九张图快速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
8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面,让我们通过九张图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今日正式上线——记者从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了解到,8月20日,由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南五省)联袂打造的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今后可就西南五省跨省通办热门主题及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地提交、五省通办”的便捷高效办事体验。
该服务专区依托建设银行新金融力量,为跨区域政务服务身份互认、证照共享互信、办件汇聚互通等提供有力支撑,可初步实现通办事项“收、分、转、汇、查”一体化,线上服务“一网通办”,线下服务异地代收代办,打造更加开放便捷的西南五省政务服务环境。
据悉,为贯彻落实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相关工作要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今年4月,西南五省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建立起省级联动协作机制。目前,已发布的第一批西南五省“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包含国家要求实现通办的项和区域特色服务20项,涉及民政、税务、交通等17个部门,涵盖户籍迁移、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办理、道路运输等高频服务事项,均可实现跨区域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下一步,西南五省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协同联动,逐步在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窗口。对未实现全程网办的事项,由收件地“跨省通办”窗口进行代收事项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身份核验,通过线上流转或邮件方式寄递至业务属地“跨省通办”窗口办理,再由业务属地部门寄递纸质结果或网络送达办理结果,实现“就近交件、形式审查、材料流转、属地办理、异地送达”的“一地收件、五地可办”业务模式。 同时,将进一步开展事项标准化建设,畅通线下邮政寄送渠道,建立统一好差评服务机制,加强“跨省通办”业务指导培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五省协调高效化”的新型“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模式。
甘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甘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地区调整为元/月
自年9月1日起实施
甘肃省政府近日印发
《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地区:元/月(小时最低工资:19元)
二类地区:元/月(小时最低工资:18.4元)
三类地区:元/月(小时最低工资:17.9元)
四类地区:元/月(小时最低工资:17.4元)
据了解,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本次调整后,全省一至四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元、元、元、元,较原来标准每档分别增长元,四档平均增长12.97%;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分别为19元、18.4元、17.9元、17.4元,四档平均增长12.21%。
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举报投诉,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各级人社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甘肃省四类地区分别为:
一类地区(11个市区):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金川区、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和兰州新区、嘉峪关市。??
??
二类地区(12个县区市):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白银区、平川区、崆峒区、合作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永昌县。
三类地区(24个县区市):秦州区、麦积区、甘州区、凉州区、武都区、西峰区、安定区、临夏市、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临潭县、舟曲县。
四类地区(41个县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文县、成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宕昌县、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来源:央视新闻、重庆日报、兰州日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审稿:刘国勋编辑:王洁敏黄文高校对:蒋先明李红伟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改视播。投稿邮箱:zhonggaishibo.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y/1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