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八千年的丰收图景在裴李岗更新

中新社郑州9月23日电题:延续八千年的“丰收图景”在裴李岗更新

作者韩章云李超庆程航

23日是中国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拥有八千多年农耕文明史的裴李岗村迎来“丰收图景”。

9月22日,河南新郑,裴李岗村村民晾晒玉米。秋分前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迎来丰收。这个村落曾出土八千多年前的石磨盘、石镰等农业工具,发现红曲霉酿酒技术。其独特的裴李岗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前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空白。中新社记者韩章云摄

趁着天晴,56岁的李小民正忙着翻晒刚刚脱粒的玉米,他家13亩地的收成,让房前屋后一片金黄。距李小民家不远处,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裴李岗遗址。

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裴李岗村,原本如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村庄一样平平无奇,直到年村里挖出石磨盘、石镰等器物,世人才开始重新认识这片土地。

9月22日,河南新郑,裴李岗村村民晾晒玉米。秋分前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迎来丰收。这个村落曾出土八千多年前的石磨盘、石镰等农业工具,发现红曲霉酿酒技术。其独特的裴李岗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前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空白。中新社记者韩章云摄

连续四次考古发掘,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令学界如获至宝,它填补了仰韶文化前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空白。年12月,裴李岗遗址发现距今约八千年使用红曲霉发酵酿成的酒,系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

酿酒技术的发现加之此前出土的石铲、石镰,也再度印证了八千年前中原农耕文化的底色。

9月22日,河南新郑,考古人员在裴李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秋分前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迎来丰收。这个村落曾出土八千多年前的石磨盘、石镰等农业工具,发现红曲霉酿酒技术。其独特的裴李岗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前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空白。中新社记者韩章云摄

如今,数千年过去,农耕文化得以在这里延续。漫步裴李岗村,花生、红薯、玉米丰收了;石榴、核桃、红枣挂满枝头。

秋分前后,村西侧的裴李岗遗址考古发掘工地,略显冷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裴李岗遗址发掘执行领队李永强介绍说:“雇来干活的村民大多都回家忙秋收了。”

在考古发掘工地不远处,就是村民高月锋家的果园。几天前,丰收的梨子为她家增加了近元人民币的收入。眼下,红彤彤的苹果已挂满枝头。

除了农忙时节,高月锋还在考古发掘工地帮忙,四年下来,她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还弄懂了新石器与旧石器的概念,分清了不同时期的土层。像她这样的村民,在裴李岗村不在少数。

自年启动裴李岗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以来,李永强见证这座村庄一年又一年的秋收冬藏。他认为,裴李岗村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丰收图景”一直在更新。

近年来,考古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s/13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