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非要打郑国

《史记·韩世家》记载: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史记》

从史料可以看出,自韩武子起,韩氏家族就在不断的讨伐郑国,最终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韩武子、韩景侯、韩哀侯),在韩哀候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年,韩国终于攻陷了郑国首都新郑,把郑国给吞并了。其实并非在韩武子之时,早在韩康子时期,韩氏家族就已经在谋划伐郑之事了。《战国策·韩策》记载:韩、赵、魏三家刚刚打败智氏,还没瓜分智瑶土地的时候,韩相段规就对韩康子说:“分地时一定要成皋。”因为成皋的有利地形可以作为攻打郑国的跳板,后来韩国灭亡郑国,果然是从成皋开始,可见韩氏家族此时就已经产生了要吞并郑国的野心。

韩国为何如此执着,非要灭亡郑国?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放眼地图,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西北部、北部被魏国包围、西部是秦国、南部是楚国,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因而发展空间也极其有限。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必须向外扩张,但是放眼望去,四周强敌林立,只有东边的郑国实力相对弱小,所以只能找软柿子捏。

战国初期地图

地缘不好,处于四战之地,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只要无法突破地缘困境,最终都是被吞并的结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过小霸之势的郑国和最先崛起的魏国都是如此,作为继承郑国地缘地位的韩国也不免这种结局,果然韩国成为了秦国吞并六国的第一个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是在无法摆脱地缘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天下的。强悍的项羽就是输在这个方面,如果刘邦不占据易守难攻,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关中地区,就算刘邦再有人和的优势,也早就被项羽打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jji/138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