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会说话挖掘碑刻背后的故事大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
28:03

大河网讯(记者韩淼宇马绍坤)“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通碑,当属新郑市发现的战国时期韩国古城宗庙遗址的‘无字碑’了。”那么,这个没有刻字的石块也能称作“碑”吗?8月31日,藏家张世科走进大河网直播间,为网友讲述河南碑刻以及黄河碑刻背后的故事。

渊源

“中华第一碑”在河南碑刻最初主要是寺庙及陵墓附近的“工具”

年在河南省新郑市战国时期韩国故城宗庙遗址发现的“无字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碑,因而得名“中华第一碑”。

早年立于帝王宫中的碑,是为了测日影、定时刻;立于帝王祠庙前的碑,是为了方便人们骑马乘车前来祭祀时拴牲口;而立于人们坟前的碑,是为了便于将棺椁放进墓圹。由此可见,碑刻最初主要是寺庙及陵墓附近的“工具”。

后来,陵墓上的“木碑”不再被拔下来埋进墓穴,而是作为标志立在了墓旁。于是便有人开始利用它,把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少量文字书写其上。

再后来,人们又将“木碑”变成石碑,刻写其上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石碑最终成为褒奖勋业、颂扬功德的工具。

现状

内容丰富分布广河南碑刻被誉为“石刻史书”

碑刻自诞生之日起,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直至民国,可以说代有佳刻,千年不绝。

其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河南地区,碑志经石更是灿若繁星,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无字碑,更有数不胜数的“功德碑”“纪事碑”。张世科谈道,除新郑“中华第一碑”外,现存于河南登封的《启母阙》是汉代启母庙曾经存立的最好物证;安阳《鲁潜墓志》记载有关曹操墓的信息,意义非比寻常。

《大唐龙潜教书碑》《桓臣范墓志》《平淮西碑》《赛因赤答忽墓志》等,也和历史上“秦王东征”“大唐复辟”“中唐复兴”“以明代元”等重大历史事件一一对应。

从古至今,河南境内究竟有过多少碑刻存立已无从查考。目前发现的碑刻,经过文物普查,可以确切地得出不低于万通的结论。

除此之外,河南现存碑刻分布区域也极为广泛,遍布在洛阳、郑州、开封、南阳、安阳等地。由于碑刻涉及范围广,加之内容丰富,河南地区的碑刻被人们誉为“石刻史书”。

流传

碑刻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新蓝图,适时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应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的命题。而黄河碑刻作为一种传世文献,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黄河变迁史,自然备受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jji/13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