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吴军的教育初心丨温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点击蓝字

  自年以来,温州大学高举“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帜。立足浙南大地,培养了23万余高素质人才。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即日起,温州教育发布联合温州电视台《温州教育》栏目,特别推出专题,以期展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励精图治默默奉献的良好风范。本期一起来看温州第二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吴军。

  大家好,我是吴军。年我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现担任温州第二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兼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校长。

  毕业至今,我一直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年开始走上校长岗位,先后在温州中学、温州第二十一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担任副校长、校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9年的从教生涯,我始终不忘初心,希望能为推进温州教育现代化,打造温州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的教育品牌,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记得我们是年进入到温师院蒋家桥(校区),年毕业。我就读的当时叫温师院物理系,就读物理专业。我们物理系是属于重视实验教学的一门学科,当时学校构建了很多的实验器材,建设了很多实验室。由于是一所新学校,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我们也是积极投身到各个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像有些器材很沉重,我们就没有通过搬运工,一群男生把激光的底座(稳定底座),几吨重的东西慢慢地把它抬到楼上去,我现在想想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在学校就学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各位最可亲可敬的老师:像物理系的黄孟容主任、《基础物理》的徐望枢老师、《电动力学》的郑亦庄老师、以及《综教法》的应向东老师、当然包括我们当时系书记吴如才老师。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吴一琦老师,他跟我们的年龄相对来说接近一点,跟我们同学们都能打成一片。我们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吴如才老师、吴一琦老师(等)都能尽心尽力地帮我们克服,帮我们解决。我们的项凤铎老师,他教《量子力学》。他后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教授了我们一门《计算机》学科。当时计算机在那个年代属于前沿科学,但是项老师已经是五十几岁了,他通过自学,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深入,再去教计算机。我们当时都觉得很震撼,他这种不怕困难,能够走在前列的这种作风,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像以后在工作当中,会碰到很多困难,想想当时的老先生,他们都能不怕困难、克服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去做的呢?我想,世间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这是老师给我们的深深的一种感受、感悟。所以我现在回想起来,每位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浮现在眼前,就跟发生在昨天一样,很感触、也很感动、更是感恩,温师院培养了我。

  年我从师院毕业之后回到瑞安,从事中学的教学。过了几年之后,我被选调到温州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在、年从事物理的竞赛学科辅导。、年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当中都获得了很优秀的成绩,我本人也获得过全国优秀物理竞赛指导师。从那之后我的一部分的精力就转移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从年开始,我担任温州中学的校长助理、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年我到二十一中履职,年到温州二高履职。温州二高也是一所百年的名校,来到一所百年名校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有所压力。以前母校教育我的一种理念:传承是一种美德,拓展是一种责任。所以我在这里也传承了我们二高一直以来的严谨奉献的工作作风,也进行了一部分的拓展。比如说在评价上面,我们传承了二高原来的一个评价系统,通过我们团队共同的努力,用了几年时间打造新的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去年被省教育厅作为浙江省教育改革的成果发表在《人民教育》上,今年又取得了国家的专利。

  年的11月,教育局要求我们二高承担人文高中的创办。人文高级中学地处藤桥,我当时到了校区一看就愣了,整个学校旁边还没有道路,还是一个大的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个别楼宇还没结顶,师资还是一片空白。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在我们二高的全体同事的大力的配合下面,我们快速推进了校园的建设,也初步拟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文理兼顾,人文见长的办学目标,要把学校打造成一所优质的全省首所人文类别的高中。年的1月份,我们迎来了第一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过了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批的师资,我们迎来了第一批的学生。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无论是从教育方面,教学质量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学生社团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通过这个事情,一个新的学校创办过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情需要集体的力量。只要集体达成了共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可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碰到事情也很多,我们感想也很多。从我作为一线教育教师来说,我觉得我的感悟最深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要潜下心来做事。我们不能被外界的繁花似锦的外物所迷离,要坚守自己这种教书育人的本心。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办一所优秀的优质的学校,我们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座大楼,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就是建筑原材料的话,我们学校管理者就是把一片片原材料组装在一起的粘合剂,这样子才能体现出一个集体的力量。

往期回顾

◆瓯海中学郑小侠老师带来的正能量丨温大校友风采·师者传道录②

◆听温州教师教育院院长潘建中讲述他的教育之路丨温大校友风采·师者传道录①

来源:温州电视台《温州教育》栏目

编导:杜律知、阮小雷

编辑:郑敏敏

责编:虞冬青

审核:刘添梁

扫描二维码微信号|wzjyf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ys/105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