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丁酉鸡年到,关于鸡的一些故事全在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萧朗绘
金鸡报晓,紫燕衔春,以鸡为生肖的丁酉年已到来。就着鸡年,不妨咱也聊聊鸡文化。
中国最早养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养鸡史。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甘肃秦安大地湾、山东滕县北辛等,都先后出土了鸡骨骼。先民驯化原鸡最初是用来司晨报晓,故因稽(计)时而得名,雅称“司晨”、“知时畜”。
十二生肖鸡的由来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萧朗绘
鸡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十,与十二地支属"酉",故一天在十三时辰中的“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又称“鸡时”。传说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玉帝封生肖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汗马功劳,当然我应该受戴。”马道:“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生肖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门,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说不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做为生肖赐封为神。可是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唯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眼,喊细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生肖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鸡王戴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的“御炉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到了争排生肖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进,快到天宫时,鸡怕狗占了先,就连飞带扑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气未消,“狗撵鸡飞”的现象至今可见。而鸡呢,至今还是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大红花。
鸡为德禽,赞有五德
鸡年“五德画”著名画家马文典绘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著文赞鸡为德禽,称鸡有五德。《韩诗外传》曰﹕“君独不见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此处浅解:
文者,花纹之解,雄鸡毛色绚丽多采,头戴红艳艳的鸡冠;
武者,武功之解,雄鸡立足一蹬,雄姿赳赳,威仪非凡,武艺高强;
勇者,勇敢、勇猛之解,雄鸡与劲敌斗争,有一种勇往直前敢战善战的英雄气概,且战且退或怯场逃避者极少;
仁者,仁爱之解,其所指主要是“见食相告”,赞的主要是母鸡,母鸡喂小鸡,母鸡竭尽仁慈和爱心,体现了母爱之光;
信者,守信履诺,信用昭著,指的是雄鸡打鸣司晨,雄鸡黎明即啼,恰到好处,在没有晨钟警醒的地方,给人们带来时间观念。
最尽职的母性
黄胄辛酉(年)作子母鸡图
母鸡是最尽职的母性,孵化小鸡时,母鸡呵护着鸡蛋达二十一日之久。孵化期间悉心照顾,少食少饮。小鸡诞生之后,母鸡忙得不亦乐乎,亲昵地用嘴梳理着小鸡毛绒绒的细羽。在寒冷的冬天里则用温暖的羽翼、胸脯呵护着小鸡,小鸡们依偎母体,不知冷滋味,高兴地吱吱喳喳,絮絮不休。
当主人撒下碎米时,母鸡总是深情殷殷地教导小鸡如何啄食,往往先将碎米啄起,然后吐在小鸡面前,教示小鸡食米。有时小鸡懵然不懂,母鸡总是耐心地再三教导,直至小鸡识啄识食为止。
母鸡教小鸡饮水时同样耐心地殷殷教导。在户外活动如遇天敌老鹰在天空盘旋时,母鸡会迅速地发出讯号,并且带领小鸡疏散、躲藏。老鹰欲残杀小鸡时,母鸡护幼心切,往往奋起搏斗,亮翅引颈,蹬扑啄抓,其雄姿不亚于公鸡。平素,人们鲜见母鸡生气地啄打小鸡,看到的是充满温馨、和蔼的情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