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赵军死于长平之战,原来这位汉朝开国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吞并别人,或者是不被别人吞并,每个国家都想变强。韩国虽然是夹在秦魏赵楚等国家之间的一个小国,但是也有一颗强者之心。

灭掉郑国后,于公元前年,韩昭侯重用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申不害,让申不害在韩国主持变革。变法后的韩国史志清明,一时间的确是变强了,称为劲韩,但是也彻底地改变了韩国人的气质。因为韩国变法后施行的是法家权谋之术,以前耿直、忠诚的韩人,一去不复返,变成了偏向使用权谋之术的韩人。

公元前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进攻韩国,韩国联合魏国,一起出兵24万迎击,秦军和韩魏联军爆发伊阙之战。流行权谋之术的韩国,打起仗来爱耍手段计谋,不但不愿意做前锋,而且在后面做援军时又不愿意冲上去支持魏军,一心想着让秦国和魏国两军在前方拼个你死我活,然后从中得利。导致联军名存实亡,战斗力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抵挡白起率领如狼似虎的秦军,结果24万韩魏联军被秦军一网打尽。同时,也伤到了韩国国力的筋骨。

“四十五年,代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引自《史记》

公元前年,白起率兵攻打韩国的野王城,结果野王城投降,划入秦国版图,而韩国国城新郑到韩国上党郡之间的道路就断绝了。

眼看被割断出去的上党郡也即将失去,离亡国不远,韩桓惠王心急如焚。韩桓惠王在议事大厅时,向各位大臣问计,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做相国的张平也是欲言又止。散会后,韩桓惠王私下接见了张平和长平郡守冯亭。

韩王焦虑的问张平:“相国刚才想说什么?”张平看着韩桓惠王,直接建议韩王派人到咸阳告诉秦王,说要把上党郡献给秦国。韩桓惠王突然听到张平说把上党郡拱手相让,心里有点生气,但又不能直接对张平发火。

张平把韩王生气的表情看在眼里,接着建议韩王派人去赵国邯郸,把上党郡献给赵王,然后让上党郡守冯亭带领上党郡的百姓,死不降秦,假意投靠赵国。

这样,秦国要接管上党郡,赵国又以为上党属于他们的,秦赵必有一战,然后韩国就可以从中渔利,保住上党,存活下来。那时秦国也没有办法怪罪我们韩国,因为城送出去以后,是上党郡守军和百姓他们自己不愿意投降秦国,和韩国没有任何关系。

听了张平的计谋,韩王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依然很担心,说万一赵国不愿意接受上党郡,秦赵就没有战斗,上党郡最终还是要给秦国。张平向韩桓惠王解释了赵王非常信任赵胜,而上党郡守冯亭和赵胜相识,只要冯亭去说服赵胜,赵胜就会说服赵王接受上党郡。

张平的计谋进行得比较顺利,一边让秦国雄赳赳气昂昂地来接管上党郡,另一边又让赵王因收到上党郡这份大礼乐开了花。然而,来接管上党郡的秦军,很快到了上党城外,却发现无法进入城中品尝美食,只能在城外吃闭门羹。秦人一向耿直,喜欢直来直往,到了城门外,突然发现全城的官兵和百姓都不愿意投降献城,还说已投靠了赵国,要死守城池,和秦军死拼到底。这出尔反尔的表现,让秦军上下十分不高兴。

后来,秦赵两国果真为了上党,冲突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秦赵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军对战中的秦军主将并不是白起,是王龁,而赵军主将也还不是赵括,是廉颇。后来,秦国使用计谋,让赵国把主将廉颇换下,让赵括率领赵军,而秦国则偷偷任白起为上将军统领秦赵前线全军,任作副将,并且让全军上下不得泄露这次的人事调动。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摘自《史记》

赵括一到前线,就调兵遣将,虽没有上过战场,但表现得很是干练。为了一改前阵子廉颇带兵的颓势,赵军很需要一场胜利。于是,赵括发兵出击秦军,秦军早有预谋,诈败引诱急功的赵军深入。赵军主将赵括情报有误,还以为对方主将是王龁,并不知敌方主将已换成白起,轻敌大意,继续领兵深入,乘胜追击,一直打到秦军营垒。

眼看赵军入网,白起派出一支人的部队,断绝了赵军的退路,再派精锐,将赵军一切为二,使赵军前后不相呼应。赵军向前无法攻破秦军城垒,向后无法撤离,还时不时要应对秦军的突袭,只好就地修筑防守工程,等待援军或机会。然而,秦王听说赵军在原地等援,就亲自到河内,调动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青年投身长平战场,主要是拦截赵国的救兵和粮食。

孤立无援的赵军,多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最后粮食断绝了几十天,军中已是暗中相互残杀以人肉充饥,军心大乱。后来在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的主将赵括被乱箭射中,不幸死亡,使得赵军群龙无首,战意尽失,最终弃械投降。

白起看着眼前投降过来的一片片赵军,想到上党郡投降的案例,担心赵军降兵们出尔反尔,一起哗变,那十分麻烦。于是,命令全军,把所有投降的赵军都坑杀了,只给赵国放回多个年纪比较小的兵卒。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摘自《史记》

如果当初上党郡,韩国不使用阴谋诡计,要么堂堂正正地和秦军打,要么就真诚的投降,少一点以权谋之术忽悠人,耿直一点,秦国也不会坑杀赵国40多万的降兵。

所以,如果说白起坑杀40多万赵军,使得后来赵国在守都城时宁愿战死也不投降,让战争更加血流成河,那么张平的诈降、出尔反尔之计,就是白起坑杀40多万的原因。如此看来,张平是40多万赵军被坑杀的主帮凶,而张平正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父亲。

作者:古朝批文

参考:

1.《史记》;

2.《风云战国之列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3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