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乡村旅游出路在文化
李关平
中国乡村美学倡导者、旅课草堂创始人
郑州周边的旅游都有自己的风格,北边以黄河为主题已成为城郊旅游热点,东部绿博园以生态的方式著称,西边有伏羲山系和荥阳的历史文化,南边主要以的乡村旅游为主。
其实,郑州南边的乡村旅游产业是没有附属产品的,对郑州人来讲,黄帝故里这块招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强,未来真正的全域旅游要做的有突破性,把乡村旅游做成一个大品牌、出效益的项目是个重要切口;而在未来新郑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它的核心与必然出路仍在文化。
就目前情况来讲,新郑的旅游产业发展,文化价值是大于真正旅游的价值的,较大的生产投入造就的产品相对都很高大上,但消费者能真正体验的层次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新郑旅游突破可以从以下两个纬度进行:
第一,观念更新。从文化旅游到全域旅游业态上的创新,就连当地的民俗习惯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中国旅游品质一直较低,跟按部就班地跟着西方走有密切关系,国内的旅游发展总是被市场推着走,缺乏主动创新发展。
第二,如何把黄帝故里真正变成中原老家。“中原老家”不只是单纯文化上塑造的一个品牌,而是要变成每个消费者可感知、可体验、想起就想来的老家。这就要涉及“美丽乡村”的概念。其实美丽乡村的建设在观念层面、价值层面要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和共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的方式,让乡村既保存原有的乡土文化,又能让我们更好地进行旅游服务。
既然说到文化,那么是把文化做成新郑的牌坊还是做成IP?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用生财的方式去建演绎文化,以文化、灵魂点化生态。黄帝的黄,红枣的红,这两个色彩都有很强的典型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深挖品牌的内涵,积极构造文化产业业态,延伸文化产品的维度。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需要通过相关资源的挖掘,把它们的价值品牌化,品牌故事化;品牌的设计产品化,产品体验化,让大家切身实际地感知文化、亲近文化。
第二,将第六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互通,真正将品牌价值做成一个产业链,通过旅游体验的方式,将旅游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产业旅游如何来做?新郑的乡村旅游尤其是枣乡旅游这个核心一定要抓住。
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把地方名人和民间故事融入旅游中去,让大家去体验产业发展的故事;其次要代言整个行业,要这在个行业树立第一品牌,除了产品诉求外,也要树立消费体验思维,比如构建一个旅游体验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一家一户的产业结构等,这些都可做出文创的东西。
打造乡村度假目的地的最终目的,可以归结为三个回归:一是回归产区。新郑的气候、土壤,人力的几千年的培育,经历的故事等可以系统化来告诉消费者;二是回归产品。产品好在哪里?从工艺的分解到转化为可体验产品,每个过程均是产品质量保障的细节所在;三是回归生活,任何产品的生产消费,最终的归宿均在生活,也只有生活才能真正检验产品。
航旅杂志长按,识别北京中科医院电话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