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牟荥阳新郑将优先撤县市改区
在小年到来之际,郑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年)。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重点和举措。在多组团建设部分种,明确提出: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主要核心目标如下。
?目标: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
行动纲要显示,近期(-年),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小康社会。
中期(-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等等。争取提前五年,在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期(-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行动纲要提出,按照“东扩、西拓、南延、北联、中优”发展思路,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形成“双城引领、三绿融合、三轴交汇、多极联动”的空间形态。
双城:优化主城,加快建设航空城,双城联动,引领城市与区域发展。三绿:黄河生态文化带、山区生态文化带和农区生态文化带。三轴:京广主轴、陇海主轴和机登洛次轴。多极:区域性功能中心、新的功能组团和外围特色小镇。
行动纲要提出要形成“主城区、航空城、多组团、多节点”的城镇体系,郑州将实施组团式发展,区分产业差异,明确发展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彰显城市特色,以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为纽带,以大型绿地和生态为阻隔,推动新城组团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
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为先导突破,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转移,优化城市布局,解决“大城市病”。优化省市公共服务机构布局,推动一般性批发市场和制造业外迁,加快火车站地区汽车中心站等长途客运站外迁,鼓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组团转移。
?目标:牢牢把握河南发展核心主战略,加速三区一群的建设力度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导区,为郑州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立足内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力争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增长极,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为河南继续引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对于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附文件核心内容:
延伸阅读:
年是郑州市全面谋划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从确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到出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一年的时间,郑州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现了郑州发展速度。
数读郑州:计划投资4万多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月4日,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郑州大发展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用一些数据展现了郑州的发展历史,并对郑州的未来发展定下了新目标。我们从中精选出一些核心的数据。
年主要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实际吸收外资增长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新开工安置房项目个;回迁安置房项目86个;回迁群众20万人以上;完成安置房网签8万套以上;郑州将加快实施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0个,50~亿元项目个,10~50亿元项目个。
按照计划,年底郑州要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完成一期总工程量的50%以上;力争二期2万套5月底前全部开工。
图解郑州:在这里,读懂郑州的未来
城市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底气,城市的名片,以及城市的发展核心。
在10年前,郑州的总体规划(~年)中提到,郑州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近期,郑东新区;中期,东西两翼拓展;远期,东西两翼平衡发展,兼顾向南扩展。
早在年初郑州就确定了“一心两翼”的发展战略,其中“心”代表的是以主城区为核心,“两翼”分别是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左翼和以中牟为代表的右翼。另外兼顾的南向发展基本是指以新郑为主的大南区。
这是年之前的规划发展,其实郑州的核心早已发生改变。
10年后的今天,在“一揽子”利好政策驱动下,年7月,郑州市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正,重新研判城市的核心价值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布,代表了城市在下一个周期内的发展方向。
已向国务院报批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订)》给郑州城市性质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
?人口规模:至年,市域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人。其中,主城区万人,航空城万人。
?用地规模:至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5.6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9.4平方米;航空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6平方米。
?市域城镇体系:依托交通干线及沿线城镇,构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主城区、航空城和新城区为主体、外围组团为支撑、新市镇为节点、其他小城镇拱卫的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市域综合交通
加快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三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形成郑州铁路枢纽“铁三角”布局,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共同组成市级综合
?交通枢纽体系
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呈现“米字+一环两横六纵”的形态,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5千米。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综合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至年,机场用地规模.86公顷,形成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的能力。
?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一城、两轴多心”。“一主一城”指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城。“两轴”指: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沿南北向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等轴线形成从主城区至航空城的南北向发展轴,作为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依托郑-汴-洛发展带,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作为主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多中心”指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郑州东站交通枢纽中心、郑州航空港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三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中心城区由八个功能片区构成。
?居住用地布局:老城区以整治、改造为主,完善各项设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新区居住建设以郑东新区、惠济片区为主;其他片区安排配套性居住用地;航空城以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导向,满足就业人口就近居住的需求,规划居住用地34.9平方千米。
速度郑州:年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郑州区位居中,枢纽是郑州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也是国家战略选择郑州的主要考量。
近年来,随着航空枢纽持续打造、米字形高铁加快形成、多式联运不断发展,郑州正在由过去以铁路为主导的国家枢纽向以航空、高铁为主导的国际性综合枢纽转型升级,在国内外的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优势更加凸显,被国内外普遍认可。
发挥枢纽优势,形成国际商贸流通节点,带动要素集聚、城市发展,建设国际枢纽之城,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应突出和强化的战略路径。
郑州未来三年的交通是什么样子?《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如何把郑州打造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总目标,进行了细分和部署。
▼详细行动纲要文件内容请登录网盘下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ls/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