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城市问题,只知道找城管部门你Out了
窨井盖坏了、墙上有牛皮廯、路口交通标志牌破损了,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
别担心,在新郑,这些问题,数字城管都可以一一搞定。
路边苗木受损、车辆乱停乱放、擅自挖掘道路,找谁呢?
别着急,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实时掌握,马上会着手解决。
新郑市依托“数字城管”,剑指“顽疾”,让智慧城管惠民生。
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让城市管理智能升级
近日,在新郑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20多岁的安亚丽和其他坐席人员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上的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上面显示着各个信息采集员通过“城管通”发送过来的多种城市问题“单子”。
她将这些问题一一查看,将“单子”分别派至该市城管局、住建局、公安局、交运局、水务局等,各单位第一时间“签收”。规定时限内,处置结果陆续被及时反馈到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上,该系统再派相关信息采集员前去核实,将处理后的现状以照片形式发回系统……
据该中心主任李晓华介绍,该系统共接入36个职能部门、乡镇(街道、管委会),划分单元网格个、地理编码个、责任网格30个,普查部件5大类85小类个、事件6大类93小类。个单元网格内的每一个城市“部件”都有一个编码,大到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桥梁,小到井盖、护栏、路灯等,一旦它们有问题了,都在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签收”范围内。
目前,该系统管理范围覆盖全市40余平方公里主要建成区(炎黄大道以北,新村大道以南,京港澳高速以西,国道以东)。具体为新华路、新建路、新烟街等三个街道办事处及中心城区管委会、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梨河镇、和庄镇、新村镇、城关乡,涵盖城管、市政、国土、规划、房产、园林、市容、环卫、建筑、交通、环保、人防等领域36个专业职能部门。
日均立案60余起数字城管效果显
新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自今年5月18日运行以来,至7月17日,共立案件,结案件,结案率86.8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数字城管的问题采集、派遣、结案数,呈良性发展的态势,数字城管的作用日趋显现。
这与信息采集员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每天手持“城管通”,在各自负责的单元网格内全时段巡查,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也使城市管理对象日益精细化、精确化。
接到信息采集员的上报,指挥中心根据每一个公共设施按照地理坐标设有的编码,根据定位来确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及时处理。从“信息采集”到“案件办结”,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数字城管”可实现迅速解决。
对此,李晓华深有感触:“自数字城管启动以来,虽然立案件数多了,但办案效率却大大提高。”她介绍道,该市根据国标对案件处置规定了办理时限,像占道经营必须在1小时内治理结案;公厕指示牌破损等问题,更换、修复期限等也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一线一微一平台“大家”一起管
近日早上七点半,该市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郜雅像往常一样,早早到自己的责任网格,拿出“城管通”,就城市问题进行采集上报……在新郑,像郜雅这样的专业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有50多人。
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赵明说:“每天,信息采集员在划分的工作网格内不间断巡查8个小时,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使用‘城管通’进行GPS定位和拍照取证,然后发送到系统平台,系统按照问题性质立案派遣至相关单位办理。这样,不仅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还使城市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数字城管还畅通了市民投诉渠道。市民只需拨打服务热线,就能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新郑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派遣给相关单位处置。服务热线,充分调动市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的“眼睛”。
此外,我市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