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距今8200年,郑州新郑裴李岗,

<

最新研究确认,位于郑州新郑的“考古圣地”裴李岗遗址距今年代为-年,延续时间约年,是区域内使用时间较长的中心聚落。同时,裴李岗遗址西边新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晚期遗存,堆积厚度达厘米,分布面积超过0平方米。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裴李岗遗址现场座谈会上,研究人员介绍了最新考古发掘研究进展。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裴李岗遗址项目负责人陈星灿表示,根据最新考古发掘研究,初步判断裴李岗遗址仍然处于采集狩猎为主、可能兼有少量农业生产食物的阶段。与新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相比,裴李岗时期小石片、细石器工艺明显衰落,陶器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得到普遍运用,为研究中原地区新旧石器过渡、寻找新石器早期遗存提供了新的线索。

△陈星灿现场展示介绍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代表性遗存石铲。孙自法图

最新的测年结果和过去有何不同?有哪些意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现场负责人李永强介绍说,裴李岗遗址年代之前的测定结果是距今约年,最新的结果精度更准确,测定遗址年代距今-年,依据的是碳化果壳等碳十四测年。重要的意义是,认识到遗址本身延续使用的时间约为年,说明是区域内使用时间较长的中心聚落。

△李永强展示介绍出土的代表性遗存乳丁纹陶鼎。孙自法图

李永强介绍说,裴李岗遗址总体保存较差,遗址地层关系确认了红黏土层属生土堆积,裴李岗墓葬全部开口在耕土层或扰土层下,打破红黏土层,较深的墓葬打破水波纹层甚至红沙土层,也说明遗址堆积曾经历较复杂的过程。红黏土生土层的确认,说明裴李岗人群是在大暖期后相当长时间才选择裴李岗遗址定居。

此外,裴李岗遗址动物遗存初步鉴定有较多鱼骨、发现有龟甲碎片等,这对研究裴李岗时期食物生产阶段、人群生计结构、农业起源和初步发展、动物驯养等方面将提供新认识。

△河南博物院展品:出土于裴李岗遗址的乳钉纹红陶鼎张丛博图

据了解,裴李岗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多年,出土的器物有独具一格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学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裴李岗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掘,其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说明早在八千多年前,先民们就已开始在郑州这一区域生产生活。

重点阅读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jji/13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