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歌地图看中华历史,挖掘炎帝故里

天下华人一家亲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炎黄子孙"自称,让我们刨开这厚重的土地,回到远古的时代,一起来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足迹。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由此可见这是发生于神农氏时代后期的一场战争,通过末代炎帝与轩辕黄帝的阪泉三战,使炎黄部落合二为一,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同时引出历史上另一个炎帝之裔蚩尤部闪亮登场。《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蚩尤与八世炎帝榆罔都以牛半身的传说方式出现。以牛为图腾,两人出自同一个氏族部落,都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后世关于对炎黄部落合并前的历史也无过多的详解,基本都是以神话故事方式在传播。本着对炎帝神农氏的虔诚和对神农氏“根”文化的追崇,笔者通过对远古神话故事、华北、华东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文献、黄河流域出土的文化遗址,以及借用现代地图工具和模拟软件,试图通过描述一场远古时期的“海侵”现象,来拨开历史的迷雾,去追寻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足迹。

神话传说显端倪

还原远古时代的真相,首先要从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中找出端倪。有人认为传说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也无定论。现在让我们抛开所有的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人类早期的记忆吧!

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多则,中国及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据说,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士史诗》是世界上现存史料中对大洪水记载最完整的,因为它是由从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人口述而成的。在他的记载里,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圣经》中也有关于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

居住在危地马拉地区的印第安基奇埃族,有一种名叫《波波尔一乌夫》的古文书,书中对灾变作了如下描写:“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

一直保留到今天的一种古代墨西哥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

《玛雅圣书》记载:“这是毁灭性的大破坏……一场大洪灾……人们都淹死在从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还有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传说、希腊神话等等,在这些古老传说中,都有着一条明显的“创世―毁灭―再生”的线索,而灭世的原因“洪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山海经·海内经》有记载“洪水滔天”,中国的文字“昔”,本意为“以前;从前”,昔在甲骨文时期由上水下日组成,三条曲线代表水,水在日上,可见大洪水已浩浩滔天,古人也以此来提示:从前曾经有过大洪水泛滥的日子,大家不要忘记了。

据学者马克·埃萨克统计,全球共有个国家和民族发现洪水神话,范围覆盖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六大洲。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古老传说都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大范围的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且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对于这一切,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洪水的造成有两个推断,1:冰川融化,水位上升,加上风暴潮与天文潮侵袭。2:小行星撞地球导致升温和海啸,只有突如其来的外力,才能引起洪水滔天的突发性灾难。目前本文仅叙述前者)

近代科学求论证近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在冰川末期,随着气候转暖曾经有过世界性的大海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早期,海平面变化研究工作迅速地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大量14C数据表明,最后一次冰川作用始于年前,距今年左右达到最盛期,约止于年前。第Ⅰ海侵的年代为距今年~0年,属全新世中期。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大约在距今年前后,江苏东部开始发生大规模海侵,距今年前后海侵达最盛,此后海面波动下降,岸线开始后退,大约在距今0年前后,海面波动微弱,岸线基本稳定,海面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逐渐东移,大约至距今年前后,海面又相对稳定,沿岸又发育一道新的古贝壳砂堤和长江河口两侧沙坝,构成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海岸线。翻看年第10期的国家地理,有一篇文章叫作“古海岸线的秘密”,说的是末代冰期前后的海侵和海退。冰期开始的时候(1.5万年前),大海冻成了冰,开始收缩,海平面下降,今天的渤海、台湾海峡、琼州、雷州半岛都没有了,台湾和海南并不是岛,而是陆地的一部分。在大约7千年前,冰期结束,冰块融化了,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今天的从昌黎、唐山、天津、德州、济南、淄博、潍坊、日照、连云港,一直到扬州、泰州、苏州、宁波这一线,这些地方全部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证据就是在这些城市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堆积,经过时间测试,就是古海岸的存在的依据。同样,在江苏连云港市东端与高公岛毗邻的羊山岛临海的礁岩上,能清楚地见到历史上发生多次海侵而遗留下的海蚀石。此羊山岛,四面环海,临海的礁岩上一排排、一层层奇形怪状的海蚀凹槽、海蚀平台、海蚀崖、海蚀龛等,当是受同高度的海平面的波浪长期的拍击而消蚀的。而这种奇异的海蚀洞,多出现在今之海平面20—40米以上,最奇的是羊山岛上四级海蚀阶地保留得那么完整,由低到高分别位于海拔5米、10米、20米、40米处,像刻度表那样清楚地记录下远古历史上发生海平面升高——海侵和海退的交替状况。

图中绿色部分在海侵最盛时代都是水

人类只能生活在黄色、棕色的地方

打开百度或者Google卫星地图也能清楚看到远古时期海侵的痕迹

六地"炎帝"之争

为什么要重点提这次世界性海侵呢?因为这与远古人类以及炎帝神农氏的活动踪迹有非常大的关联,近年来关于炎帝神农氏的“正统”之争愈演愈烈,起初,参与争论的炎帝陵有三处:陕西省的宝鸡炎帝陵、山西省的高平炎帝陵、湖南省的株洲炎帝陵。后来,随着湖北随州炎帝故里、河南省的朱襄陵、湖南会同县连山的参与,这场看来不可能有结果的论战达到了白热化。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炎帝故里或最具可考之真身呢?怀着寻“根”之心,笔者特使用专业软件模拟还原了海侵时代的画面:

图中标识了目前六处争论中的炎帝故里位置

图中浅蓝色为模拟海侵效果图

通过神话传说及近代科学研究,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的人类在~0年前遭遇过一次大型海侵,至于海侵达到什么范围,本文又为什么把时间定在年前,在这里笔者采用了太行山地貌以及中国目前已出土的一些人类史前文明进行佐证。

太行山昔日为海滨

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后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对于太行山原来是海岸线,现代地质研究已证实了他的论断.

3D图可直观看到华东地区的地势      

海侵使远古旧文明消失

模拟年前海侵,与史前文明遗址对照,海平面提高到60米,旧文明消失,高地势出现新文明      

我们再经过对黄河中下游史前文化遗址的梳理,发现好几个史前文化的截止与海侵的时间相吻合,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随着海拔的不同先后遭遇海侵并在公元前年左右在洪水最高记录值的时段消失(图中黄色五角星),取而代之的是在地势较高且时间从水侵以后开始的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通过这些史前文明遗址的地点、起始和截止时间,说明了史前人类在这次“大海侵”时进行了一部分毁灭和跨度范围并不是很大的迁移,图中模拟的海平面上升数据只是延伸到太行山脚下,以刚好覆盖消失的史前文化为止。

      “泰岛”与古东夷人的鸟图腾

中国大陆海平面上升60米海侵模拟图

为便于直观理解,特用现代地名标识海侵状况,华东地区只剩下了“泰岛”适合古人类居住,这也是后李文化消失、北辛文化开始的原因。泰岛四面环水,自然成了各种鸟类栖息的地方,形成传说中的"百鸟之国",这也为古东夷人将鸟做为图腾以及为华夏民族的凤文化找到了孕育的基础。从全世界的神话传说和海侵图中跨度如此大的史前文明在同时期消失的现象上看,这绝不是靠母亲河黄河或长江偶然的几次大洪灾能造成的。本文还通过气温研究、亚热带动物出土遗迹以及风暴潮的描述来说明海侵对华东地区持续影响的过程。

远古高气温导致海侵与洪水

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与西方科学探测数据吻合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表明,距今至年前,东亚气温由第四纪冰川的低温点突然升高5℃,比二十世纪初年平均气温高出2℃,这也为远古时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提供了佐证。“2℃”的概念也许比较抽象,但从年被喻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2℃共识”被个国家默认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足可见其对人类影响的严重性。而距今-年期间,正是处于三皇五帝的原始社会,那是一个超出现在平均气温2℃的时代,高温导致超量降雨,高原冰川融化倾泻而下,这都可以与传说中的滔天洪水直接对应。

黄河流域出土亚热带动植物遗迹

另外从出土遗迹上,在据今0年以上的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亚热带动物麞、竹鼠骨骼遗迹,河南安阳的商朝晚期遗址—殷墟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水麞、竹鼠、獏、水牛等亚化石动物遗迹。在殷代留下来的甲骨文上,记录了安阳人种稻比现在大约要早一个月。在山东历城县发掘龙山文化遗迹中找到一块炭化竹节,有些陶器外表也似竹节,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也在黄河流域。还有河南省的简称“豫”,来自大禹治水时期的古豫洲,从字意上解释:豫原为愉快;高兴。竺可桢、张汉沽先生认为"豫"字为一个人牵一头大象,秦文生先生也认为:黄河流域至迟在殷代尚有较多的大象,河南古称“豫州”,是因为产象而得名。“豫洲”合起来就是捕获大象之洲,古人因获大象而快乐。从这些亚热带动植物数据上可以推断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与竺可桢先生研究的+2℃吻合。

高海平面加风暴潮侵袭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海平面上升为"海侵"提供了基础的能量和海岸线内迁的原因,持续上升的海水可以淹没史前文明,但不会像传说中那样,带给古人类突如其来的灾难,唯有风暴潮、天文潮、飓风、海啸、山洪等不可抗拒的天灾才能有如此威力。以下通过梳理近代风暴潮所造成的灾害,足以说明其严重性。作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受到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的国家之一,例如在中国上海地区年的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大风暴雨如注,时方值亢旱,顷刻沟渠皆溢,欢呼载道。二更余,忽海啸,飓风复大作,潮挟风威,声势汹涌,冲入沿海一带地方几数百里。宝山纵亘六里,横亘十八里,水面高于城丈许;嘉定、崇明及吴淞、川沙、柘林八、九团等处,漂没千丈,灶户一万八千户,淹死者共十万余人。黑夜惊涛猝至,居人不复相顾,奔窜无路,至天明水退,而积尸如山,惨不忍言”。这是我国风暴潮灾害历史的文字记载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年8月28日至9月1日,我国东部沿海又发生了年建国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非常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潮灾先后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市。风暴潮、巨浪、大风、大雨的综合影响,使南自福建东山岛,北到辽宁省沿海的近万公里的海岸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受灾人口达多万,毁坏海堤公里,受灾农田.3万公顷,成灾3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

在国外,年孟加拉湾的风暴潮,增水超过6米,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多万人无家可归。另外在日本、在美国、在荷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着风暴潮的惨痛记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公元前48年到如今的来年,有详细记载的特大风暴潮灾就有近余次,平均3年多一次,一次死亡人数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甚至十几万。

所以,在科技与防御措施发达的当代尚且如此,若在远古时代,近水而居的古人面对海侵、风暴潮、山洪爆发等不可抗拒力的灾害,损失更大、恐惧更甚,因此才会在世界上留下如此多的海水逆行、狂涛恶浪、洪水滔天、泛滥成灾的传说。

在海侵效果图上,海平面模拟数据上升到了60米,它只是将海侵与消失的史前文明相结合的结果,在这个模拟的低海拔的蓝色海侵区域因为不确定的多重灾害和食荒的原因已经不具备古人类生存的条件,至于海平面准确上升了多少米且留待更科学的研究。

古"泰"字隐含水侵历史

在中国的古文字“泰”字中,下面有水,中间两只手攀爬,上面像“山顶”又像“人”字,意喻:水来了,人爬上去就安全了,所以才出现“泰平”“泰安”“泰山”等词。前面说“泰岛”孕育了东夷人的鸟图腾,此时的人们更希望像鸟一样飞向高山,躲避洪水。

海水退却出现新文明

海侵退却后出现新的史前文化遗址

从公元前年海侵影响达到最高值到公元前年左右,经过两千多年的退潮期,海岸线短暂稳定下来,远古人类也从高处向低处不断延伸发展,并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样的史前文明(下山原因一是因为水退了,二是为了逐水而居食物的需要)。

“泰安岛”附近的北辛文化发展成了大汶口文化以及后来覆盖面较广的龙山文化,原来的海侵泛滥区出现了石家河、薛家岗、汤家岗、良渚、造律台、后岗等文化。而身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晋南、陕北、豫西北一代,因为地势较高,没有受到“海侵”现象的太大影响,相对稳定的传承,又遇外来文化的融合,气候适宜,农耕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同时期比较领先的庙底沟文化、枣园文化、陶寺方国等文化,此时正处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所以在晋南逐渐确立了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由此奠定了华夏的根基,留下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时代篇章。

炎帝故里现"真身"

了解完海侵对各地史前文明的传承影响,再回过头来,就不难发现,真正的炎帝故里、或者说最早的炎帝故里身在何处。

海侵后的文明传承图

通过海水入侵模拟图可以发现,河南的朱襄陵,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期间,处在海侵区,不适合古人类居住。其次是湖南会同连山、炎陵县、湖北随州炎帝故里,在古代穷山恶水的条件下,根据古人的活动范围,这三处更像是海侵后对彭头山农耕文化的延续(彭头山文化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当海水入侵后,彭头山文化区变成了大洞庭湖,这里的先民往四周海拔较高的地方转移到这几处(另一说也可能是炎黄大战或春秋时期炎帝后裔到此),剩下的两个焦点同处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在海侵时代相对发展稳定的陕西宝鸡和山西高平这两个地方。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溯源至远古时代我国西部的古老羌族(大地湾文化)。随着地理气候的历史变迁,羌族中分化出其中一支姜姓氏族部落,向东迁徙经过渭水流域,并在居住地留下地名姜寨、姜氏城等地名。那么炎帝是否曾在陕西定居呢?《国语》里虽然有“炎帝以姜水成”的记载,《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帝王世纪》载“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的记载。但是,先秦文献却没有姜水的记载,宝鸡常羊山也不见于史书,《陕西通志》及民国所修《宝鸡县志》也不曾记载,起于何时也不可知。如果真与炎帝出生地相关,方志中定会特书一笔,不应弃而不顾。由此看来,“炎帝宝鸡说”也是有问题的。暂推断,宝鸡应该受大地湾文化东迁影响比较深,也有可能是某位炎帝氏族在迁徒过程中居住过的地方。

而在山西高平,把炎帝,黄帝,蚩尤,以及尧舜禹等三皇五帝列在一条线上,就能发现一个清晰的华夏文明传承脉络:年到年前,已经可以种栗养鸡的河北磁山农耕文明,在遭遇海侵覆灭后有一部分先民西上太行山,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开始在太行山区种五谷,尝百草,改进农耕技术,行成了农业相对较发达的神农氏部落或神农氏政权。

神农后裔沿太行山向周边发展

随着海水的逐渐退去,其后裔沿着太行山向周边扩展,活动在山西、河北、山东、陕西、河南一带。直到年前,地处太行山的高平神农氏部落因获得嘉禾、发明耒耜工具以及修火之利、烧山育肥(炎和烈山的由来)等先进农业技术,使种植的五谷产量大增,被尊称为炎帝。到年前左右,传至八世榆罔(也称参卢)时,同为炎帝后裔下山发展的蚩尤部在渤海湾发展壮大,封九黎之君(因史书记载,黄河下游九河分流入海,九黎即是这里的先民)。蚩尤又与“泰岛”文化为主的少昊部落融合,被称为东夷首领,拥有牛和鸟双图腾。

    华夏始祖三足鼎立

至此,山西高平的炎帝、山东九黎的蚩尤、河南新郑的黄帝(另说陕西),组成了华夏始祖的三大优秀阵营,登上历史舞台,并在运城的解池等地大战后(解池古称逐鹿,而且有古盐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石。再经过尧舜禹等精心经营,使部族的生活物质相对盈余,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黄河中下游流域优先出现记录和分辨物品种类的文字雏形,最终以文字传承形成对其它地方古人类的“殖民”,完成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华夏一统。

山海经定位炎帝故里

根据山西《炎帝文化》精卫填海专辑刊文:高平炎帝陵因最早的先秦著作《山海经》对羊头山、发鸠山的准确记载,神农尝百草而永垂青史,这也是唯一一本先秦著作对山西高平的炎帝故里有准确定位的佐证。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记载的是炎帝少女在高平市与长子县交界的发鸠山的事迹,即“精卫填海”的故事。另《山海经》记载姜姓炎帝所在之“姜阝(合为一字)水,亦称郯水”,也发源于发鸠山。记载炎帝神农氏活动的地方《山海经》云,“神农尝百草之地,山形像羊头”,就是紧靠发鸠山的羊头山。两山遥遥相望,相距30里。

  潞城炎帝乃神农之后  

《路史》中曰:“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今潞城县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国也。其国至神农冢一百六十里。”联接年前的海侵,河北磁山文明西上太行山,到年前山西上党地区神农氏部落出现炎帝,这年的时间可以很好的解释“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这句话,还为远古三皇以及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提供了上伸溯源的过渡空间。后榆罔(参卢)被黄帝封于潞,守其先茔。这里的"潞"是指现在的山西晋东南地区,“先茔”即距古潞城一百六十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炎帝陵。黄帝授参卢守其先茔神农冢也确定了炎帝作为神农氏直属后代的证据。

《史记补三皇本记》曰:“炎帝神农氏......立百二十年崩,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路史》卷13曰:“炎帝参卢是曰榆罔”,在这里,《史记*五帝本记》中的神农氏世衰,黄帝出现时即是《路史》和《史记补三皇本记》中“轩辕氏兴时”;也是《史记补三皇本记》炎帝传到八世到榆罔(又称参卢)时;同时这也是北方语“八辈祖宗”的由来。

    炎帝后裔"赤狄族"的兴衰

《路史》:“参卢之后,政衰,其国浸削,至春秋时为晋之附庸焉。盖因国小无纲纪礼法,而民俗鄙陋,颇同夷狄,然以火王,犹知尚赤,故谓之赤狄潞。潞子婴儿娶晋景公之姊伯姬为夫人,其臣酆舒专政,虐伯姬而杀之。鲁宣公十五年夏六月,晋荀林父率师灭潞。事载《左传》”末代炎帝参卢所建的“潞”自黄帝后慢慢衰落,传承至春秋时名为潞子国,是“赤狄”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以后百年间,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代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说:“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即自公元前年到前年这半个多世纪,是赤狄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北狄与中原诸侯抗衡的主要领导者就是赤狄,他们与晋人相杂居,形成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后因其臣酆舒专政,刺伤婴儿,虐伯姬而杀之,才触怒晋景公,被晋国所灭,赤狄后裔逃亡各地。

    

炎帝与"中国红"崇拜

炎帝和“中国红”的传承存在哪些关系呢?这其实要从远古人类对大火的崇敬和恐惧开始。从远古时期有了火,才使人类与动物界彻底分开,从而吃上了熟食。火带给人光明、温暖、安全,火在促进人类的发展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火的脾气却又让人琢磨不透,当它发作的时候,连它的主人也是不认的,所以古人较早地认识了火的功用以及和自身的利害关系,从而对火产生了敬畏之心,并当作神物加以崇拜,因此会使用火与掌管火种的人自然就会地位尊贵,古传说中的燧皇、炎帝、祝融就是此列,所以被奉为火神。

路史曰赤狄族“然以火王,犹知尚赤。”"赤"字在甲骨文中从大(人)从火,所以火神炎帝、祝融又被同称为“赤帝”,赤的本意就是火焰的主色调,即红色。红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贺、婚俗礼乐等喜庆场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火对应色为红色;八卦中之离卦象征红色;民间认为红色有驱邪逐疫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色彩,中国美好的女子称为红颜;美好的事物都爱用红色来代称,形容词如:红红火火,红光满面;京剧中的红脸被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本命年要穿戴红色的衣饰等,这些在民族的心理都已经成了定势,红色还象征着权力与富足,在公章上更可以见到红色,这时的红色代表了更多的自信与权威和不可侵犯。

从远古时代传承至春秋时期犹知尚赤的潞城火王“赤狄”与“赤帝”同音,把神农--炎帝--祝融--赤帝--赤狄--火神--红色这些标签串在一起,似乎能发现炎帝族VS炎黄子孙崇拜中国红的密码,也能发现火王(火神)炎帝后裔的传承脉络。

      南北赤帝“根”在山西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从神农炎帝开始,那是华夏农耕文明的起点。文献最早书录和记载炎帝事迹可信的资料当首推《左传》、《国语》。《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在神农时代的先民已经可以种五谷,尝百草(吃草作为原始社会活命的本能,尝百草应该更早于种五谷,好吃的留下来寻求复制,才会有种的可能,在吃草的过程中又积累了原始医学的基本知识)。而炎帝善用火,烈山育肥使农业增收,应该成为了炎帝族系的形成与古神农氏世衰做分水岭的主要条件,火耕方式是原始社会最主要、最便捷的耕作方式,此后延续几千年的“刀耕火种”、“火耕水耨”等传统农耕方式即为其证。

古人从日神崇拜到农耕文明的火崇拜直接形成了华夏民族尚赤的中国红文化和精神皈依。日神代表着光明和晴天,火神则是食物、温暖、安全,而没有太阳的下雨天则会造成洪灾与火种的熄灭,所以,这也是中国人用红来代表吉祥、喜庆的原因之一。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说:“炎帝是南方和夏季的帝,祝融是南方和夏季的神。所谓“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五德之火”。在当今考古、历史界已达成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共识下,为什么人文始祖炎帝会在春秋时期跑到南方呢?其实这跟起于周朝成于战国时代邹衍的五行学说有关,五行学说对中国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五行中,五色与五方结合,将火和赤色归位于南方,因此后世才有了炎帝(赤帝)在南方的说法。同时,在邹衍的时代,在南中国的土地上,有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王族就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楚国作为当时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人口最多,军队最强的国家,堪称世界“第一大国”。根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曾对楚威王说:“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在楚国的八百多年历史里,先后统治过的地方约占周王朝全部国土的二分之一左右,大约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可以说,当时的楚国代表了整个华夏的南中国。

然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春秋时的楚国与炎帝族后裔潞子国皆为尚赤,又在南北同称“赤帝”,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呢?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述了楚族的来源:“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注:卷章为老童之误),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之曰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这样记述楚人的先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祝融)。”历史上的“祝融”只是火正官而已,“祝”:代表祭祀的权利,“融”: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通俗的讲,祝融就是在远古时代烧火做饭、祭祀天神和祖先的人。因为火的崇拜,掌管火种在原始社会的地位较高,所以才会官名替代人名,以示尊贵。这样才能解释有些文献把“祝融”一会描述成炎帝之后,一会是黄帝之后,一会又成黄帝六相的容光了,“祝融”实则为官同人不同。在炎黄大战后,黄帝部落就派遣火正官“祝融”进驻炎帝处学习用火之术(祝融,炎帝之火师)。到帝喾高辛时期“重黎”居火正之位,被封“祝融”,此“祝融”在河南新郑一带建立祝融氏之国,成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以掌火权为纽带,如果上溯祝融氏之国与炎帝故里的关系,从地理上可以参考:高平市有一条河名叫“丹水”,顺丹水而下,入“沁河”再入“黄河”,然后到“新郑”地区,绵延几百公里,这比较符合古人类沿河迁居的特征。另上党地区存在商周时期“西伯勘黎”的“黎国”,在三皇五帝时期有九黎之君蚩尤被打败后存在的“黎城”,也因此才有了“黎民百姓”之说。上党地区的“黎”与新郑地区建立祝融氏之国的“重黎”是否存在关系,尚且不做定论,还有待科考。)而在《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了楚人的先祖颛顼:“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颛顼一方面是黄帝之孙,另一方面他又被少昊所养大。少昊作为“泰岛”古东夷人鸟图腾的继承者,再传予颛顼,这就不难理解楚国为什么尚赤尊凤了。

至此,南北“火神”,“赤帝”的关系就被明确,南方赤帝、火神是随着商朝时期的楚国先祖从新郑的“祝融之国”带到南方逐渐扩散,后又被战国时代的邹衍纳入五行学说,把五方、五色、五德联系在一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南方系的炎帝故里传说,如果不是彭头山文化的延续,那就是由古楚先祖从北向南迁移带到各地的。

把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河北串在一起,华夏民族最初的原始文明,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就在这个圈里,南方系同时期的农耕文明因为没有文字记录,又遭遇海侵,后来紧接着被先进的中原文明占领,所以只能作为远古历史的副本出现。现在有些文章述说炎帝在湖北、湖南,蚩尤在苗疆,如果他们跟黄帝打个仗还要跑个几千里到河北逐鹿,以古代穷山恶水、野兽出没的交通状况以及部落的生存状态,再加上黄帝的生命周期,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少呢?如果炎帝生在那些地方,可是对炎帝之后的文献、传说、传承又在哪里呢?

从《山海经》、《路史》、《左传》、仰韶文化遗迹、“海侵”等现象上可以清晰的发现,从年前河北磁山文明西上太行山与原住民融合建立神农氏部落,到上古黄帝封末代炎帝参卢在潞守护其先祖神农氏的坟墓,一直到春秋时的赤狄潞被晋国灭亡,炎帝族在年前就作为神农氏的后裔在晋东南区域活动了,加上该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炎帝文化遗存区域体系;数量众多、分布极广、时间跨度久远的石碑石刻以及当地影响深远的炎帝祭祀、民俗风情等,太多的证据都把炎帝故里的位置指向了举世无双的山西高平。

炎帝精神永流传    

中国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炎帝、神农、烈山的传说分布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甘肃等地。虽然不排除各地都存在炎帝故里的可能,但是若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也只有在山西才能找到三皇五帝夏商周不断代的丰富的中华历史传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但要以严谨的态度做好炎帝先祖的溯源工作更应该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蒺藜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zx/8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