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风云秦灭韩之战,内史腾为秦统一天下
战国时期,秦国出了一个武安君白起,在秦昭襄王时代,整个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完全是武安君白起的个人秀。秦昭襄王用“兵道”削弱了六国的实力,为一百年后的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秦王嬴政时期,在诛除了嫪毐、吕不韦后,内已经安好,就应该攘外了,秦王嬴政开启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篇章。
战争起因:
秦王嬴政本来的作战计划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可是秦军在肥和番吾两地与赵军交战,赵军悍不畏死,与秦军展开了血战,秦军在这两地先后战死15万人,当然赵军也是伤忙惨重。秦王嬴政一看这样的情况,就改变了计划,决定还是遵循“远交近攻”还是从最近最弱的韩国开始进攻。而刚刚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年)韩王为了向秦王表示俯首称臣之心,主动献出了韩国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秦王嬴政派遣“内史腾”去驻守,内史腾把南阳治理的很好,使其发展成为了进攻韩国的前站。
战争的过程: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年),内史腾突然率领秦军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韩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秦军猛攻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秦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不知道秦军有多少人,史料没有详细记载),韩军根本抵挡不住,很多韩国都城新郑就陷落了。
战争的结果:
内史腾攻下了韩国都城新郑,并且俘虏了韩王安,秦军乘胜追击,迅速占领了韩国全境,韩国就这样灭亡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就成为了秦国的颍川郡,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战争的意义:
秦王嬴政的作战计划,虽然与李斯献上的稍微修改了一下,但是先消灭了韩国,也算为消灭赵国和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晋的大门已经为秦国敞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秦王嬴政灭了韩国,为统一天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本文可参考《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内史腾:一作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生卒不详)。秦王赵政时任内史,名腾,姓氏不详。内史腾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韩国割让的土地,后又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北)管理地方,为秦伐楚奠定了后方基础。后任内史,管理京城,责任重大,可见秦王赢政对其信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wh/1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