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新郑关于块状经济的对话32
(so:套用绎钊兄的话:“在这里,我们研究点业务吧!”这是市县领导参阅的篇文章。你和名朋友同路前行。)
(续上期)
三、经验
乙:回顾绍兴块状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营造发展氛围。块状经济是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的,也一度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带来震荡。但绍兴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地相继冒出了一批联户办工业企业,绍兴市不但未加阻止,反而给予支持。诸暨市在年就明确提出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起转,十个层次一起上,骨干企业挑重担,千家万户促翻番”的方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绍兴又提出了不限比例、速度、规模和经营方式的“四不限”措施。可以说,思想的解放伴随了块状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二是因势利导,提供政策扶持。绍兴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在不同阶段都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信贷、激励等,对块状经济进行重点培肓。
三是鼓励创新,注入发展动力。80年代,鼓励发展比国有企业竞争力强的个私经济和乡镇企业。90年代,对乡镇企业摘“红帽子”,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十五大后,进行二次改制,国有集体资本彻底退出,使企业产权更加明晰。近几年,积极引导块状经济的龙头企业组建规范的股份公司,实现制度创新,进而争取上市,走现代企业之路。这些举措,使企业赢得了机制上的先发优势,为块状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是转变职能,打造优质服务。如从年起,先后进行了3次审批制度清理,削减审批事项60%以上,削减审核事项50%,并建立了市县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在企业自营进出口权上,主动服务,创造条件,使众多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在人才服务上,绍兴县年就建立了人才市场。在融资服务上,政府牵头成立中小企业担保组织等。
五是优化环境,争创发展条件。这些年来,绍兴在能源、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巨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为块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甲:您以上介绍的5条经验,都是从政府自身的角度讲的,体现了各级政府在发展块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乙:是的。要说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块状经济完全是依靠市场调节的,它的生生灭灭无需我们政府的参与。但是,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非公有制经济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伴随着风风雨雨;而各级政府的认识、态度和决策,就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或萧条,甚至能够决定一个地方非公有制经济的命运。所以,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地方政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历届党委政府比较统一的认识和一以贯之地重视与支持,就不可能有绍兴市块状经济的今天。
四、对策
甲:近几年,Z市非常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提出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呢?
乙:县域经济的主体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所以二者并不矛盾。至于块状经济,更是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在块状经济形成的初期,正是“邻里效应”,促成越来越多的人,在同一个地域生产经营相同或相关的产品,才有了块状经济的成长和壮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就是“邻里效应经济”,而“邻里效应经济”的发展往往走向块状经济。因此,就理论而言,提出发展块状经济,符合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本身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实践来看,绍兴的情况自不必说了。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整个浙江省来看,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其总产值已经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全国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特色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居前十位的有种,占总数的63%。同时,全国百强县中浙江省最多,占了27个。
这足以说明,发展块状经济,是绍兴市也是浙江省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经验;换言之,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就是找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甲:有道理。我们Z市既然有块状经济的条件和基础,又有发展块状经济的愿望和依据,那么明确提出“发展块状经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乙:学习一个地方的先进经验应该学习本质,照抄照搬恐怕很难成功,这是不少地方的经验也是教训。
甲:对。就块状经济而言,Z应该市研究绍兴块状经济的成因、历程、动力以及环境和政府的作用等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来。比如前边我们谈到:Z的块状市经济的现状大概与绍兴块状经济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相当,那么,绍兴第二阶段的发展经验就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乙:这个阶段,绍兴块状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行政推动为主的总量扩张。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在目前的市场形势和宏观条件下,再简单地照搬照抄绍兴90年代的办法肯定行不通了。
甲:所以,我们只能面对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我国的体制环境。我想,发展Z市块状经济的对策是不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一是以做大做强产业为目的,行政推动与市场带动并重;二是以占领市场为目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三是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政府创设环境与鼓励群众创业并重。
首先,从块状经济发展的动力上来说,要发挥行政推动与市场带动两个力量,努力把已有一定基础而且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做大做强。制订一系列促进块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块状经济聚集和整合。
其次,从块状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来说,要膨胀总量规模,也要提升质量和效益,尽可能地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块状经济是专业经济,没有规模,没有大的市场占有率就不会有效益。但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质量才是生命,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赢得市场,二者相辅相成。
第三,从块状经济发展的主体来说,政府和群众都有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创设一个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不但要出台政策,发布发展规划,引导群众创业,还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平安的社会环境,舒适方便的生产生活环境,自主创业的文化环境
。只有这样,块状经济才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迅速成长。同时,块状经济作为一种“草根经济”、“老百姓经济”,说到底是千百万群众的参与和奋斗,因此,群众的创业冲动才是块状经济产生的原动力。只要政府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激发出来并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就会产生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甲:绍兴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块状经济的发展,是基于对其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反过来也说明块状经济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乙: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绍兴经济在浙江省一直保持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区域块状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撑作用。作为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产业组织形态,绍兴区域块状经济成功地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的历程,已成为绍兴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块状经济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了绍兴经济综合竞争力。从总量来看,年,41个块状经济的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利税85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9.8%,48.7%和51.2%。在绍兴市属各市县区,块状经济更是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60-80%,有的甚至更高。同时,块状经济的集群优势,使其内涵提升加速,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增长迅速,从而便整个绍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
二是加快了绍兴的工业化进程。块状经济催生了成千上万的个体私营企业,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大大加快了农村工业化步伐。
三是加快了绍兴的城镇化进程。随着块状经济所发展,尤其是特色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的建设和扩展,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种要素向城镇聚集,城镇面积成倍扩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近年来,绍兴涌现出一大批明星村镇。
四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元,新增工资性收入对增收的贡献率达到92%。五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为农村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下一部分:对比发达县的对策,待续,作者:维民)
:把信访当作学科看
:身在官场,追求太高就是自讨苦吃
:仕途测试21:我不想去乡镇,有错么?
(回复
自动推送之前文章,回复1自动推送本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hengzx.com/xztw/1385.html